她能攀附上這門婚事,還是因為她是紅衣主教的外甥女。
那么蘇瓦松伯爵呢,蘇瓦松伯爵領位于法蘭西,因為法蘭西的爵位是跟著領地走的,所以不用多說,這個頭銜必然屬于一個法蘭西領主,這個領主就是蘇瓦松女伯爵,也就是現伯爵的母親,女伯爵的父親,正是薩伏伊的親王殿下,也就是薩伏伊大公的弟弟。
所以說蘇瓦松伯爵雖然繼承了母親的爵位,但他的姓氏還是薩伏伊,小歐根的姓氏也是由此而來。
薩伏伊原先是個伯爵領,而后有幸晉升為公國,薩伏伊大公一直致力于更進一步——不過現在大概沒人去關心此事,薩伏伊的位置恰好在法蘭西與意大利之間,右上方就是瑞士,很難說將來會如何——薩伏伊大公或許有過一些愚蠢的念頭,但蘇瓦松伯爵正在法國軍隊中服役,又是國王的親信,他很快寫信來警告了自己的堂兄,也避免了一場無端的是非。
然后,讓我們將話題拉回到小歐根身上,法蘭西所有的年輕人都希望能夠在國王的麾下聽從他的指揮與敵人奮勇作戰,小歐根也不例外,而且因為他的血脈與不可公開的真實身份,他也應該有資格侍奉國王。問題是,因為蘇瓦松伯爵是薩伏伊的旁支,還是分離出來不久的旁支,他和他的子嗣也應當有此殊榮,所以,在這場戰役中,蘇瓦松伯爵與他才成年的兒子,正伴隨在國王身邊。
因為很早的時候就知道自己并非蘇瓦松伯爵的親生子,而是奧林匹婭與利奧波德一世不名譽的私生子,小歐根從來就沒有奢望過從蘇瓦松伯爵這里得到一個兒子從父親那里得到的任何東西——愛、爵位與財產,還有領地。他認為,蘇瓦松伯爵能夠寬容地允許他占據其名譽上長子的位置,就足夠寬容了,他實在不該貪求更多,所以他幾乎從不出現在蘇瓦松伯爵以及其家人的面前。
蘇瓦松伯爵如此寬容也是因為他自己也同樣地無視了這樁婚事,在奧林匹婭紅杏出墻的時候,他也在駐地與一位溫柔的女性如同夫妻一般的生活,他們先是生養了兩個女兒,在奧林匹婭死后,他懇請路易十四給這位女士一個爵位,好讓他們正式成婚,于是路易十四就給了那位女士一個男爵夫人的爵位,他們成婚不久后就有了一個兒子,這個婚生子今年恰好滿了十四歲,成年了,于是蘇瓦松伯爵就堅決地把他帶到了國王身邊,他現在是路易十四的侍從之一。
因為有了這兩個人,小歐根就不便待在國王身邊,才會被送到盧森堡公爵這里來。
盧森堡公爵對這個聰明謙遜的學生原本就十分喜歡,聽說了這件事情后,又不免感到一陣憐惜——小歐根幸運地遇到了許多寬容的人——如果蘇瓦松伯爵因為奧林匹婭.曼奇尼給他帶來的恥辱而拒絕承認這個孩子,那么作為沒有姓氏的私生子,小歐根的歸處可能就只有修道院……雖然君王們有時候也會承認自己的私生子,給他們爵位與領地,但那個冷性薄情的利奧波德一世可未必會愿意承認他與蘇瓦松伯爵夫人之間的私情,以及他們的孩子。
以及,即便蘇瓦松伯爵承認了他,鑒于他的生身父親,法國國王將他隔離在權勢之外也是合情合理的,畢竟誰也不知道他會不會因為血脈之間的羈絆而突然背叛了法蘭西,投向神圣羅馬帝國與奧地利,但奇妙的是,他們的國王是大膽的路易十四。
路易十四都敢推舉不但背叛過他,還差點成為攝政國王的大孔代去做了波蘭國王,一個神圣羅馬帝國皇帝的私生子又如何,他不但接受了小歐根,還讓小歐根與王太子一起在凡爾賽宮中相互陪伴著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