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不能說不對,幾乎每個教皇在即位之后都會嚴厲地就此問題問責法國國王,只是就如世界上的許多“譴責“,這種譴責也只是表面功夫,一般而言是得不到任何回應的,也不會有國家認為這是個機會,乘機攻打法國的。
于是,等到亞歷山大八世終于開始依照紅衣親王們的要求,在宗教層面否決法蘭西對西班牙王位繼承權的正統性時,卡洛斯三世已經在托萊多大教堂正式加冕了。
——————
讓我們回到阿爾貝羅尼重新回到托萊多的那一天。
阿爾貝羅尼對托萊多是何等地熟悉?他是個園丁之子,但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就被大主教帶走,他對家的記憶已經模糊不清,或者說,家的概念就是托萊多大教堂,父親與家人的概念就是托萊多大主教,他曾經以為,自己還會在這里待上很久,在國王身邊,在主教身邊,他結識了相當多的朋友,尤其是同齡的何塞.帕蒂尼奧,他也以為自己將會成為卡洛斯二世的大臣——發自內心地說,他第一次見到國王的時候,他看上去哪怕不盡如人意,也不像是一個魔鬼。
但破滅來得如此之快,他站在大教堂的門外,一個教士匆匆走過的時候,不相信地回頭看了好幾眼,才發現來人正是他熟悉的小阿爾貝羅尼,他驚喜地叫了起來——當然,一般人是不知道大主教的作為的,他還以為他被派去做什么重要的事情了,他拉著阿爾貝羅尼進了教堂。
正如之前所言,托萊多大教堂也是一座命運多舛的建筑,他曾是雷卡多時期的大教堂,后來又被摩爾人改造成為了寺廟,十二世紀的時候當時的國王與大主教又把它改回了天主教的大教堂,并且予以更多的裝飾與擴建,譬如現在的五座大廳,十五個祭壇,八十八根柱子,以及近三個世紀來才鑲嵌上的彩色玻璃,無數絢爛的斑點投射在地面,座椅與墻面上,令得這座天主的地上住所正如名字一般崇高光輝。
這座教堂中的民眾似乎也要與它有著同樣的命運。
托萊多大主教見了阿爾貝羅尼,先是欣喜,再是遲疑,而后懷疑,最后表情凝固在了悲涼上。
“老師。”阿爾貝羅尼說。
“你為什么回來,”大主教問道:“或者說,是什么讓你回來?”
阿爾貝羅尼沉默了一會:“是我自己要回來的,老師。”
“回去巴黎,或是任何地方,只要別是托萊多,”大主教說:“這里很快就要變成地獄了。”
“您的話令我感到疑惑,”阿爾貝羅尼說:“我請求了國王陛下,陛下也應允了我說,他會寬仁地對待托萊多的民眾。”
“民眾?教士呢?”
“陛下的主教會逐一甄選與鑒別——如果他們真如他們所發的誓言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