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座血肉磨坊。
我突然明白了,為什么即便有了意大利聯邦王國,盧西安諾成了國王,路易十四的將軍也只把意大利諸侯們的士兵當做工兵使用,他們是沒有勇氣與膽魄去面對如同海嘯一般奔騰而來的奧斯曼人的,他們的數量太可怕了,簡直令人絕望,單單看到,就能讓人失去抵抗的勇氣。
沃邦將軍在這幾個月里沒完沒了,近似于瘋狂,被人詬病不斷的修筑工事的行為,在面對奧斯曼土耳其的大軍時終于給出了答案——它們就像是一把把鋒利的小刀子,不停地在奧斯曼大軍這頭巨獸的身上切割細小的傷口,一開始或許還不能夠造成什么影響,但在將要進入冬季的時候,這些傷口造成的危害就顯現出來了。
————
默罕默德四世不是個蠢人,科普魯律曾經犯下的錯誤,他不會再犯,當初在大會戰中,路易十四以及盟友就采取了堅壁清野的方式,令得同樣數量驚人的奧斯曼土耳其大軍因為補給不足而陷入困境,這次他先占領了富饒的西西里,而后又勒令商人與總督們運來充足的食物。
所以說,雖然沃邦也使用了類似于的手法,對奧斯曼土耳其大軍的影響并不大。
默罕默德四世甚至記得警告軍官們,不允許士兵輕易走進完全封閉的空間里去,那場大爆炸引發的災難帶給他的震撼記憶猶新。
但那時候的路易十四需要一個密封的空間,是因為火藥的數量不足,而粉塵爆炸時是需要一個空氣不甚流通的大空間的。可沃邦將軍可沒這個煩惱,他的火藥與榴彈都非常充足。
憑借著堡壘與城墻,向敵人們投擲彈藥,就算是意大利人,也能堅持上很長一段時間,他們還會破壞道路,在荒地里埋設榴彈——在燧發槍被發明出來之后,金屬件與火石迅速摩擦產生火星,引燃火藥的原理已經被許多人熟知,沃邦將軍的工匠就想出了一種可以可以掩藏在地下,用拉索來引發的火炮……他當時是這么想的,但沃邦看過之后,就問道,既然這個拉索需要人力拉動,那么有沒有可能,讓敵人自己拉動繩索呢?
當然可以,很多時候,看似可笑的發明只不過是走錯了方向,工匠不過是加了一個類似于老鼠夾子的小裝置,就可以讓敵人自己“拉動繩索”了。
這種埋藏在地下,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會爆炸的武器引發了一陣廣泛的恐慌,哪怕蘇丹與他們的學士將不曾爆裂的榴彈展示給阿扎普們看,依然無法減輕他們的恐慌,畢竟未知的恐懼才是最深重的。
這種地下榴彈沒人知道沃邦將軍埋了多少,加上連綿在靴子尖這一部分的堡壘與工事,還有層層疊疊的帶刺鐵絲網,大大延緩了奧斯曼土耳其人的進攻速度。
默罕默德四世并不認為這能夠對他造成威脅,他有無數的士兵,也有無數的小麥。雖然法國人的艦隊一直在攻擊它們,但他同樣有數不盡的船只,他當初能夠在西西里島登陸,一樣可以維護這條重要的航道——直到一個可怕的消息傳來。
特蘭西瓦尼亞親王反叛了。
反叛者的大軍一路往南,所向披靡,竟然已經迫近到了距離伊斯坦布爾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