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第三個學者說,“國王。”之后他又補充道,直到教士責備地噓了一聲,他們才開始認認真真地履行起作為一個學者與研究者的義務。
例行公事里向教皇虛偽地致敬后,路易十四提出了五條要求。
第一條:他要求教皇交出襲擊了國王使臣以及家眷,也就是克雷基侯爵一行人的匪徒,這些人中的首領就是教皇克萊芒七世的兄弟,教皇當然不會將自己的兄弟,他當然無法讓自己的兄弟去死,所以,人們都知道,在這份和約簽訂了之后,教皇的兄弟就被驅逐出了羅馬,而參與到前后兩次戰斗中的科西嘉人,都被判處了絞刑或是斬首之刑。
第二條:國王要求,教皇衛隊必須被解除——事實上教皇衛隊確實被解除了,之后的教皇也一直沒有再次建立衛隊,要到三百年之后,羅馬教皇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因為梵蒂岡的安全所需,重新建立了衛隊。
第三條:羅馬教會必須就此事向法國國王致歉,而且不是那種短暫而又容易被人忘卻的,或是不公開的儀式,必須有個教皇特使動身前往巴黎,在巴黎的盧浮宮,諸多使臣與達官顯貴的眾目睽睽下,對國王,作為教皇的代表對這位可敬的陛下卑躬屈膝。另外,在羅馬,必須立起一個石碑,石碑上寫明整件事情的經過與主事人的懺悔。
這個石碑原本就矗立在教皇宮的西側,位于圣彼得大教堂的圍廊末端,現在已經找不到了,雖然作為歷史的見證它很有價值,但教會的官員們堅稱它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因為炮火而毀。不過現在,文書證明看了它確實存在過,國王還特意寫明了石碑的尺寸和字體等等要求呢。
第四條:羅馬教會要將卡斯羅特與龍奇利奧那歸還給帕瑪公爵,以及將柯瑪吉奧還給莫德內公爵或是賠償他因此遭受到的損失——學者立即鼓噪了起來,因為這位帕瑪公爵的后人依然宣稱自己對這兩座城市有所有權,而他確實保有相關的證書,至于柯瑪吉奧,萬幸,最后那位莫德內公爵還是拿了賠償了事,不然現在的意大利政府肯定又要頭痛羅馬教會給他們帶來的大問題。
而這第四條,也正是羅馬教會們之所以痛斥太陽王路易十四實在是無恥之尤的緣故——法國對意大利半島的垂涎可以溯源到高盧時期,他們的祖先還在為羅馬人做雇傭兵的時候,但路易十四,這個正式執政還不到五年的小子,竟然就敢宣稱自己是意大利各個諸侯的保護者,并且意欲將此變作現實而不是徒然的口舌之利——令教會沮喪的是,他確實做到了。
要說單單只是這個,也許還不會讓克萊芒七世氣惱到將這份文書如同圣經古本般的保護起來,最讓他悲憤的是,無論是帕瑪公爵還是莫德內公爵(他們都是意大利的諸侯,先前的城市也都在意大利,并且都是教皇國曾經的領地),都默認了這一點,并且因為這兩件事情,給了法國人一大筆錢——是的,請注意,諸位,重點就在這里!法國的路易十四一邊將教皇克萊芒七世壓制在圣天使堡不敢動作,一邊威脅他交出了教皇國的領地,當然法國國王也很清楚,他的軍隊不可能永遠地留在意大利,這里的領地對他如同雞肋,所以他的使臣就半公開地開了一個秘密會議——簡單點來說,就是問問意大利的諸位,有沒有什么事情需要教皇恩準的,如果有,盧森堡公爵和他的國王可是很慷慨的哦,很愿意代你們向教皇詢問此事的,也能為你們爭取一個滿意的答案,只需要你們付出一點點庸俗的金子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