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員在點燃了船只后就立即跳船離開了,后面的船只把他們救了上來,雖然十分危險,但船長和商人許諾的酬勞足夠他們舒舒服服地揮霍上好幾年了——那些被點燃的船只,在失去了掌控者后,只有一艘筆直地沖向了英國人的船隊,其他則歪歪斜斜地往別處去了,但就算是這樣,它們升起的巨大煙霧,也如哈恩船長希望的那樣,干擾了英國船隊的視線,威爾遜船長命令開炮,擊沉了那艘沖向船隊中心的快船。
它們為荷蘭人的船隊爭取到的時間并不多,而就在這段時間里,哈恩船長的戰船與武裝商船已經向著英國艦船船隊的兩側開去,雖然英國人此時已經占據了有利位置,哈恩的戰船也進入了射程之內,但荷蘭商人們也顯露了罕有的勇氣——他們竟然大膽地將自己的商船作為了海上工事,任憑炮彈打在珍貴的貨物上,也要讓戰船越過英國人的封鎖線。
英國人派出了十二艘風列戰艦,還有六艘裝備了火炮的快船,但荷蘭人的果斷行動給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在他們還未決定是否要真正地摧毀這些商船——也就是他們戰利品的時候,哈恩船長已經率領著他的戰船與武裝商船,繞行到英國艦船船隊的右側,這樣,占據了T字頭位置的就變成他們了。
一時間,波濤翻滾,火焰熊熊,炮聲轟隆,這對老敵人在萬頃碧波上彼此廝殺,這時候誰勝誰負,就要看兩位船長的勇氣與對戰局是否足夠敏銳了——威爾遜船長原本占據了先機,但他也是一個貪婪的人,或者說,他的主人約克公爵時常捉襟見肘,這是英國對荷蘭的宣戰,但同時,約克公爵也希望能夠中飽私囊……在戰場上,哪怕再細微的猶豫也會改變結果——哈恩船長沒有浪費商人們為他爭取的時機,他的“自由號”還未完全橫過艦身,就已經在群炮齊發,他的選擇不可謂不正確,他的火炮雖然無法擊中英國人的戰艦,卻讓他們的艦船緩了那么一下,畢竟不是誰都有勇氣沖入炮火之中的,他戰勝了那些膽小鬼。
雖然威爾遜船長在發覺自己的錯誤之后,也在努力挽回,甚至不惜命令自己的戰船與荷蘭人再次爭奪有利位置,但最后,他還是不得不滿懷悔恨地,眼睜睜地看著,在濃煙與破碎的木板簇擁中,“自由號”驕傲而輕盈地掠過他們的視野,帶著大部分商船飛躍了羅網,再次投入大海與碧空的懷抱。
留給英國人的,是一艘擊沉的快船,和三艘因為充當了海上工事,而徹底失去了動力的商船,船員在離開船只的時候,還放了火,所以,他們只能說是一無所獲。
————
“我真不知道該說什么。”路易說,一邊將信紙送到蠟燭上點燃。
這封信,是海爾德蘭省議會的議員寫給奈美亨這座自由城市的市長的,信里面的內容無需多說,但這位議員大概不會想到,他的信使還沒有法國人的軍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