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緩緩流逝,很快就過去了一個月多月,這天,只見一個震撼的消息傳到嬴政手中,他看著手中秘報的絹布,臉上的表情逐漸由喜悅變成疑惑,最后陷入了沉思,讓一旁等候的趙高疑惑不已。
只見嬴政緩緩放下手中帶有李牧遇刺身亡,王翦趁亂進攻,占據上風的戰報,對著趙高問道,
“李牧遇刺身亡可是羅網所為”
趙高不清楚嬴政的意思,但還是認真的回答道,
“王上,奴婢曾派遣多次羅網殺手刺殺,就連突破宗師的掩日也失敗了,還差點自己也回不來,羅網要在重兵環繞的軍營中刺殺掉李牧,暫時還做不到”
說到最后,趙高低下了頭,畢竟這并不是一件光彩的事,堂堂遍布七國的殺手組織出動多次還,折損大半竟然還沒殺掉一個目標,盡管這目標很棘手,但也不是什么解釋的理由。
聽到趙高的話后,嬴政疑惑更深,他剛開始的確下令鏟除對方的軍官,但也知道李牧并不是那么好殺的,要不然也不會那么多次大戰他都能安然無恙的指揮,周身時刻軍隊環繞,隨時可能被包圍,誰能放言一定成功。
因此嬴政也對刺殺李牧并沒當真,但如今做到了,可惜的不是羅網做的,至于兇手則還查不出是什么人,因此嬴政由剛開始的欣喜感到疑惑,隨后才思索誰有這樣的動機和目的,未知代表著危險,也代表著著一切都有可能。
這次對方殺了李牧,偏向他秦國,但下一次誰敢保證他一定偏向秦國,不會把目標改成秦國的王翦,因此嬴政對此感到重視,他還未滅亡六國,自身還比較謹慎機智,所以思考的很認真,但在后來登基成為始皇帝以后,整個人就變得更加驕傲和自信,這也是環境造成的轉變。
因此,嬴政對著趙高說道,
“派人立刻調查出刺殺李牧的兇手的身份,就算不知也要弄清楚他是敵是友”
趙高聞言,貌似已經猜到了嬴政的想法,所以答應后就立刻派人前往趙國調查,不過,想必用不了幾個月,戰國這塊難啃的骨頭差不多就要變成秦國的了,想到這,嬴政的心情才稍稍愉悅起來,繼續伏案批閱奏章。
然而,和秦國不同的是,趙國在得到李牧身死的消息以后,很多都陷入了恐慌,他們比秦國要早得到消息,雖然極力封鎖,但還是有人泄露,所以一傳十十傳百就被國民所知,造成了一定的動蕩。
李牧此前數次擋住秦國的進攻,而且還抵御異族有功,被封為武安君,在整個趙國可謂是戰神般的存在,如今李牧死去,產生的震動可想而知,這讓很多趙國人都對國家的命運產生的懷疑,如今西邊南面有著秦國,東面北面有著燕國,后者實力雖然拉胯,但也能消耗趙國的戰斗力,可見趙國如今面臨的處境只嚴峻。
還是李牧的副將司馬尚在這個時候臨危受命,以強勢手段鎮壓混亂,將軍營恢復正常,暫時代替李牧阻擋王翦的大軍,雖然他沿用之前的戰術,但因為李牧死去對士氣的打擊,他們的損失遠比原來要重,而且王翦的攻擊越來越猛烈,要是沒有什么機會出現,司馬尚也自感無力回天守不住了。
相比趙國的無力,王翦所帶領的秦軍可謂是意氣風發,即便可惜失去了李牧這樣一個難得的對手,但在國家利益面前,使用什么手段都可以,王翦也受到過不少刺殺,因此李牧這一次是個機會,是一鼓作氣滅亡趙國的機會,任誰作為領兵將領,都不會錯過,何況是王翦呢
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