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san
秦楚兩國相互對峙,大大小小的仗已經有數十次之多,雖然秦國兵力稍顯劣勢,但士兵的戰力卻比楚國強,再加上強大的國力支撐,秦軍的綜合實力還比楚國要強上一籌,兩者間的交鋒多數時候都是秦國勝出。
同時,已經出動了的各方勢力都已入場,在戰場之外的楚國各地都產生了碰撞,特別是羅網和各方秦國的敵對勢力,幾乎每一天都在交鋒。
而作為主角之一的陰陽家卻少有顯露行跡,直到某一個時刻的到來,陰陽家才開始了他們的動作
自秦國交戰以來,起初楚國能擋住秦國的進攻,這讓楚王負芻很是高興,但長時間以來楚國在人數優勢下并未取得什么進展,而且戰略大多都是防御多余進攻,這讓楚王有些不滿。
再加上秦國一貫用的計策,或收買或威脅楚國的一些大臣,讓其在朝堂上諫言,用計使楚軍主動出擊而落入秦國的圈套,以便秦軍能找準機會擊敗楚軍。
楚王隨著勸諫的越來越多,看到飛速消耗的糧草以及數十萬大軍的毫無進展,決心下詔讓項燕主動進攻,項燕在楚王的強烈催促下,不得不向秦軍發起了攻擊。
王翦與項燕進行了一次試探性的交鋒,雙方各有損傷,而楚軍卻很興奮,他們發現秦軍并未比他們強多少,于是士氣十分強烈,都希望項燕能一鼓作氣擊敗他們。
為此,為了維持這股士氣,即使項燕對此感到奇怪也繼續下令進攻,不過,就在一天晚上,由于王翦的誘敵深入加上埋伏的伏兵,王翦在夜間一鼓作氣擊潰楚軍,四十多萬大軍死傷超過四分之一,剩下的也潰散而逃。
項燕也帶著部下狼狽逃走,王翦借此機會乘勝追擊,將楚軍趕回了原來的地方且越發離壽春更近。
項燕在潰逃的過程中陸續聚集兵馬,而且有些也自發回來,所以隨著時間過去,楚軍最終聚集起來三十余萬人,待到統計出來以后,這么大的傷亡也將項燕嚇了一跳,更加堅持自己固守的戰略。
至于楚王負芻得知戰敗損失慘重的時候,瞬間氣急攻心,病重在床,同時將全部的希望都壓在項燕已及數十萬大軍上。
不過,不巧的是,屋漏偏逢連夜雨,楚王負芻剛病重不久就離世了,原因是氣急攻心所導致心臟驟停而死亡,在那個時代沒有這種說法,所以就簡稱暴斃了。
為此,項燕專門從前線回來一趟,穩住了朝堂的人心,親自斬殺了一些心懷不軌和希望楚國混亂的人,而且趁機扶植昌平君登基為王,以安撫國內的民心和維持穩定。
昌平君也是楚王的公子,同樣擁有王位繼承權,而且他的能力和手段都十分出眾,所以是如今楚國最適合的登基人選,因為戰時的原因,所以登基大典沒有想象中那么浩大,都是一切從簡,都在為與秦軍的對抗服務。
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