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在秦使李斯的說明下,韓王還是采納了李斯的建議,沒有立刻請嬴政過來,因為他得知現在嬴政很安全,有人在保護,所以不必著急,反而要準備一番。
所以,在第二天,韓王就在朝堂之上擺了一個和他平齊的座位,以表示對秦王的尊重,不過,這種尊重反而更像是一種敬畏,毫無平等相待的感覺。
朝堂上的大臣們在今天也知曉了秦王到來的消息,他們有的淡然,有的驚恐,表情不一,都各自在盤算著什么。
淡然的是如張開地一般剛正不阿,堂堂正正的大臣,盡管要來的是秦王,但他并沒有想其他大臣甚至韓王那么敬畏;
而驚恐的則是一些害怕秦國兵鋒,畏懼秦國虎狼之師的大臣,畢竟他們都深知秦國的強大,遠不是韓國這彈丸之地可以比的。
再加上從沒見過秦國的王,對這位年紀輕輕就能執掌秦國大權的王十分敬畏,同時還帶著一絲好奇,所以,在嬴政沒到之前,這里的大臣就仿佛上演了人間百態。
一會后,隨著一聲王宮侍衛的稟報,只見兩個年輕男子一前一后的走了進來,為首的白衣男子自然是嬴政,另一個則是蓋聶,畢竟蓋聶作為嬴政的貼身護衛,雖然在韓王宮不會有什么危險,但還是跟著嬴政一起來到了這里。
韓王見此,連忙起身,看著走在前面那個白衣男子,顯得有些恭敬的說道,
“秦王遠道而來,寡人也是不久才知曉,這幾日怠慢了秦王,還請秦王上座”
其他各位大臣也恭敬的行禮,只有張開地和零星幾個沒有如同別人那么恭敬,堂堂正正道,
“見過秦王”
嬴政見此,眼中詫異一閃而過,但也沒有猶豫,直接走到了韓王旁邊的座位坐下,這時才淡淡地說道,
“韓王客氣了”
韓王連連擺手,隨后才轉頭看向蓋聶,疑惑的問道,
“這位先生是…………”
今天韓非也在朝堂上,他親眼見著他的父王和眾位大臣對一個敵對國家的君王如此恭敬,只有少數幾個意外,這讓他十分失望,在他看來,韓國的這些大臣已經失去了作為臣子最基本的骨氣和操守,不以此為恥甚至還偏要這樣卑躬屈膝。
至于韓王,他也不好說什么,不管怎么樣畢竟是他的父王,韓國變成這個樣子自然有他的責任,但這也是環境和時局使然,就算換一個英明的君主也不一定短時間內改得了,而韓非要想改變韓國,就要先從上至下的改變。
今天在秦王面前,他就要堅持著韓國的骨氣,就算所有人的失去了這一點,他也不會放棄,于是,聽到他父王的問話,韓非上前,拱手之后回答道,
“回稟父王,這位是這一代的鬼谷傳人之一,蓋聶先生,同時還是如今的秦國客卿,以及秦王的貼身護衛”
韓王聽聞,露出一抹驚訝,鬼谷傳人的名聲他自然知道,每一代鬼谷傳人都是不可多得的大才,被其投效的國家都取得了一定的發展,如今這一代選擇了秦國,這又顯然又是增強了秦國的力量,這讓韓王心中對秦國更加敬畏,甚至已經到了恐懼的地步。
于是,韓王立刻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