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目前的一路倒還顯得比較安穩,不過嬴政和蓋聶誰都知道呂不韋善罷甘休,一定會有新的招數對付他們,所有盡管安穩,也沒有放松警惕。
在度過武遂關和一干城池之后,嬴政一行沒有遭到任何意外,都是在李斯出示秦國使臣的憑證之后就安然無恙,最終,到達了秦國最堅固的屏障函谷關,只要過了這里,就可以進入秦國最為關鍵的腹地,不久后就能回到咸陽。
因此,函谷關的地理位置極為重要,具有極大地軍事意義,歷史上多次各國聯軍伐秦都是在這里被擋下的,可以說函谷關不失,秦國就算對外戰爭失敗也不會損失太大元氣,所以能在這里坐鎮的守將,必須是忠心可靠,而且戰功顯著的才能勝任。
因此,鎮守此地的,是秦國大將楊瑞和,他老成持重,用兵求穩,從不大意冒進,都是以自身優勢攻擊敵人劣勢,是目前秦國最適合的守關人選,在后世記載中從沒打過一次敗戰,要知道,這個成就在戰亂頻繁、互相攻伐的戰國時期是多么的難得。
他如今四十多歲,也算是一名老將了,以他的性格守衛函谷關剛好合適,本來這里是由秦國名將王龁坐鎮的,但因為他在兩年前去世了,就在蒙驁去世不久之后,所以才換成了楊瑞和。
正是因為如此,嬴政也才能安然無恙的度過函谷關,要是換成王龁,那可就不一定了,王龁是原來秦國武安君白起的副將,參加過舉世聞名的長平之戰,大小戰役無數,最佩服的就是一手提拔他的白起。
但后來因為白起被秦昭襄王猜忌而賜死,王龁對此為白起感到不平,埋怨秦昭襄王毒殺有功之臣,所以對從那以后的秦王也有所不滿,要是呂不韋在這個時候和王龁攪在了一起,那嬴政能不能安然度過函谷關還不好說。
好在現在是楊瑞和這個中立且一心忠于秦國的將領,自然不會讓嬴政受到傷害,所以在聽到嬴政也在李斯出使回來的隊伍之中時,親自出函谷關口迎接,這讓嬴政很是滿意,在他看來,自己是秦王,而楊瑞和忠于秦國,那自然就相當于忠于自己,只要日后多給一些好處,自然會為他效力。
所以,嬴政在入關后的晚宴上,也不著痕跡的對楊瑞和進行了拉攏,而后者也暗自回應,同時還將一些年輕的將領介紹給嬴政認識,其中,正有一個后世鼎鼎大名的人物,被譽為中華第一勇士的蒙恬。
此時的蒙恬還不是那個北擊匈奴的大將軍,還只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和嬴政年齡差不多,在加上嬴政得知他是秦國名將蒙武也是如今秦國上將軍的兒子,更加對蒙恬感興趣,要知道,蒙武此刻已經倒向了他,蒙武的兒子自然也是他一方的人。
所以,在表達了自己對其的看重之后,還暗自拉攏了一番,蒙恬本就是那種忠君愛國的人,見嬴政如此看重和拉攏,自然是很感動,當即就表示誓死效忠。
這讓有越來越多人支持的嬴政很是高興,畢竟現在軍方的兩根頂梁柱王翦和蒙武已經支持他,還有一些像楊瑞和一樣的中立將領和年輕將領,在軍隊這塊已經全面超過了呂不韋,這樣他回咸陽之后,和呂不韋的事情就沒有懸念了。
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