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丹聞言一怔,眼神略顯暗淡,但只是一閃而逝,隨即說道,
“在下一直在為燕國而努力,相信在下的努力不會白費”
嬴政聞言,輕笑道,
“是啊,寡人相信你的能力,如果你是燕王,給你一些時間,或許燕國會不一樣吧”
燕丹聽到后,沉默了一下,隨即說道,
“大王才是天命所歸,秦國在大王手中必定會發揚光大”
顯然,嬴政和燕丹兩人都沒有如同朋友那般敘舊,都是聊一些毫無營養的話題,后來甚至變成了一問一答的模式,根本不像是兩個相識十多年的好友。
當初兩人因為同樣質子的遭遇結識,所以能友好的相處,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但如今多年過去身份地位的變化,兩人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樣無話不說了,都要考慮自己和國家的利益,今天的敘舊不管結果如何,也算是了去了一番心愿罷了。
不久后,燕丹告辭離去,兩人交談了差不多一個時辰的時間,最多也只是回憶回憶往事,至于其他的,兩人就沒有多說了。
在派人將燕丹送回去安頓的后,嬴政嘆息一聲,輕聲道,
“這么多年過去,這點情意差不多斷了”
隨后,嬴政目光一凜,收起了感慨的神色,雖然對此感到遺憾,但并不能阻擋他的腳步,為了秦國的利益,和燕丹關系再怎么好也會毫無猶豫的舍棄,畢竟要想統一天下,燕丹還是他的一個障礙。
隨后,嬴政起身離開了亭子,開始走向宮殿,打算繼續處理公務,他每天都會收到各地呈上來的竹簡,在這個沒有紙的年代,傳遞這些信息需要巨量的竹簡,要不然也不會有嬴政批閱百斤奏折的記載。
雖然這樣很忙碌和很有壓力,但嬴政對這種生活還是比較積極的,作為一個雄才偉略的君王,自然想親眼見證自己治理的國家能在自己手中產生好的變化。
批閱奏折就是了解自己國家的最好方式,每次嬴政見到好消息,都會充滿了成就感,這遠比帶來的壓力要吸引人。
當然,嬴政也會抽出時間來享受,作為一個帝王,如果只是一味地工作,那么就算嬴政也吃不消,還是需要一些娛樂的活動。
而后世的一些帝王只看到作為君王可以隨心所欲的特權,而沒有在意自己的本職工作,喪失了作為帝王的責任和擔當,這才會有那么多篡位和亡國之君,當然,像李世民朱棣等這種篡位后比原來的皇帝做的更好的皇帝則不在此類。
嬴政在回到宮殿的途中,蓋聶不知從哪出現,跟在了嬴政身后,見到嬴政的神情,說道,
“王上似乎對燕丹有些惋惜啊”
嬴政沒有承認也沒有否認,平靜的說道,
“現在他已經算是我們的敵人了,不管曾經是什么樣,都不能阻止寡人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