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沒辦法,誰讓我有一個特別能干的皇兄呢,皇兄這么能干,那我這個做弟弟的就不需要那么能干了,只要躲在皇兄的保護傘下逍遙自在好了。”李文崇不僅不怕,還湊上了前去,“再說了,皇兄,臣弟忙活了那么半天,又不是一點好處沒撈著。臣弟不是還給你撈了一個活字印刷術,一個玻璃,一個制法之法,還有”
明光帝瞪他“那是你交出來的嗎”
“雖然不是我交出來的,但交出來的人都跟姚家有關啊。我這要把姚老太君娶進了門,姚家不就成了自己人之前姚家交上來的東西,不就成了自家的了”
左哄右哄,好一會兒才把明光帝哄好。
李文崇表示,他娶姚老太君確實是為了私心,可誰知道弄到最后,居然發現自己挑的是個“寶貝”,他要不趕緊娶回來,萬一要讓她跑了怎么辦
說著,從懷里掏出了幾根棍子,一個本子。
告訴明光帝,這是姚老太君剛剛讓人造出來的東西,才造出來,就讓人眼巴巴地往京城送了。
人家哪里是送給他了,分明知道他跟明光帝關系不錯,是想獻給明光帝呢。
“這是什么”
“筆啊,鉛筆,這是鉛筆的使用說明書。”
明光帝一看,驚為天人“居然有不需要沾墨的筆這這成本還這么低,那豈不是天下老百姓,但凡日子還可以的,都可以買筆、買紙練字了”
“是啊,一不小心,就替皇兄立下了這么大的功勞,你說我能不急著把人給娶回來嗎”李文崇說道,“不只鉛筆和筆記本,清菱還在寫給我的信里說,她下面的人已經造出風扇了。皇兄怕是不知道風扇是什么吧,風扇是”
巴拉巴拉,跟話家常一般,把風扇的功能和作用道了出來。
其中,稍稍點了一下關于鐵的事情。
明光帝多敏感的一個人啊,很快就抓住了關鍵節點“難不成,姚老太君還掌握了新的制鐵方法”
“皇兄怎么知道”李文崇一副驚訝的樣子,大贊明光帝聰慧,然后跟獻寶貝似的,又從懷里掏出了一樣東西。
明光帝瞅著他“你這懷里到底裝了多少東西,干脆一起掏出來得了。”
“沒有了,真沒有了,這是最后一樣。”李文崇遞給了明光帝,“就一張紙,要不然你以為,我這衣服里能放多少東西”
“這是制鐵新工藝”明光帝一看紙上面寫的內容和圖示,就明白這是一種還未現身的制鐵工藝。
如果上面寫的內容是真的,那豈不是說以后大明王朝能夠打出更好的鐵器了
不過上面提到的“黑煤”是什么
明光帝微微皺了眉頭,開始回憶曾經看過的地理志,看有沒有哪里提到過跟煤相關的東西。
“一種能燃燒的黑色石頭,西門外遍地石炭,盡求而燃,料理飯食,極有火勢”
“欣喜之余,蘇軾揮筆寫下石炭歌豈料山中有遺寶,磊落如磐萬車炭根苗一發浩無際,萬人鼓舞千人看。”
明光帝恍然,原來是“石炭”啊。
這東西,他確實聽說過,只知道這東西在缺薪少柴的地方能夠代替柴禾使用,只是這東西帶毒,會“毒死”人,所以在使用的時候非常小心。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明光帝并未做推廣。
然而顧清菱在信里解釋,煤之所以會“毒”死人,是因為燃燒的環境過于“封閉所制”,只需要燃燒使用像煙囪一樣的管道將煙和毒氣排出屋外,燃室不要門窗緊閉即可。
平常老百姓使用,一個煤爐就能解決,若放到制鐵廠,則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