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清菱跟幾個兒女講公平了嗎
沒有。
兩個嫡子,一個庶子,各房分到的東西都不一樣。
尤其是三房,分到的東西最少。
但你要說不公平,人家也公平。
姚大爺是長房長子,他分到的是京城老宅,以及姚大夫人手里的那些產業。再加上之前以全家之力扶植姚大爺科舉做官,在京城也算是站穩了腳步,就看他以后能干到哪一步了。
二房也不差。
姚二爺雖然沒有官身,但是武舉人,只要他樂意,隨時可以混到一個小官。
他之前沒做官,只是因為在留在京城照顧老太君顧清菱,再加上姚家還有其他安排,但一直沒得官身,在那里跑腿,主持姚家各種事宜姚大爺不在,姚家這邊需要出面的事情,做為唯一的成年男性,他不得不跑起來。
除此外,姚二夫人手里捏了不少產業,一看就是三房中最富有的。
三房是分到東西最少的,但他也不虧。
一個,老伯爵去世時姚家本來就沒什么東西,要按當時的家產業分,他能分到幾百兩銀子,一個破落的院子就不錯了。
但現在他不僅做了一個地方官,姚三夫人手里還捏了幾個產業,一看就知道以后不會缺錢。
三房看似分得少,卻是諸多“庶子”中混得最好,最有福氣的一個。
姚族長和族老幾個敢發誓,在金陵,除了真正有本事的,怕是沒幾個庶子有姚三爺這么“幸運”。
就是幾個族老自己的親子,以后真要分家了,分到手里的東西都不一定比得過姚三爺。
也難怪陳老姨娘做為三房的代表,分家的時候沒有一點意見,完全是姚老太君顧清菱說什么是什么了。
這么細細一推敲,姚族長覺得,他好像知道京城姚家分家這么和平的原因了。
“我知道了,他們之所以這么和平,是因為老太君早就開始安排了”姚族長眼睛發亮地說道,“你們發現沒有,現在各房分到的東西基本上都是幾年前,他們各方都已經捏到手里的東西。也就是說早在幾年前,姚老太君帶著一眾兒女到達金陵時,她就已經在準備分家的事情了。”
族老們愣住“這么早就開始準備了”
“所以說老太君厲害呀太有先見之明了。除了功名是幾位爺自己掙到的,全憑本事說話,他們分到的其他家產,哪一樣不是捏在各位夫人手里每位夫人負責的生意都不一樣,京城的是姚大夫人,金陵的是姚二夫人,姚三夫人手里雖然沒有百香閣,但她手里有其他鋪子”姚族長一一數了起來。
這些鋪子不是一開始就有的,都是京城姚家到了金陵以后才慢慢置辦起來的。
但在一開始置辦的時候,顧清菱便沒有留在手里,而是分給了各房,讓各房自己負責。
自己負責,用自己人,賺多賺少都是各房的。
所以幾年過去,分家了,各房也鬧不到其他房手里我不是沒給你們,幾年前就給了,經營如何,全看你們各房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