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清菱將這些問題記錄在了旁邊的黑板上,讓大家帶著這些問題,隨她一起領略大明的風彩。
顧清菱打開了第一頁。
她早就準備好,在下面的那張紙上標好了東西南北,并且附了一張詳細說明的紙條,介紹這個地方的地理特征、風俗習慣,以及這里有什么。
她告訴這群孩子,這些內容可以從哪些地理志上找到,哪些游記上有提到過。
他們若是不信,可以記錄下來,事后去查閱求證。
這些所有的資料,都是前人親自用腳估量出來的。
因為他們踩在先前的肩膀上,所以才能輕而易舉地得到這些訊息。那么這些訊息,對于他們來說有什么用呢
顧清菱舉了幾個例子,比如一個只死讀書的北方人到達南方做官,他對南方一無所知,當他來到南方的州郡,他知道如何打理好這塊地方嗎
因為南北雙方的風俗習慣不同,甚至是南轅北轍,還有可能會發生致人于死亡的“誤會”。
如果不信的話,大家可以翻閱
在這本書上,就記錄了一個因為“誤會”而發生的慘案。
“這是小事嗎”
“是的,一件很小的事情。”
“可是對于這個案件上真實存在的人來說,這不是小事,這是生命的代價。”
“看似普通平凡,甚至在事后看起來非常可笑,但若放在天下萬民來看呢若是這樣的誤會不只一個,而是很多個呢你們就可以想像一下,這種誤會有多么可怕了。”
“所以,不管是任何事,任何人,認知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對于旁觀者來說,未知全貌,不予置評。可對于生活在其中的人來說有可能會改變他的一生。”
一邊講故事,一邊根據故事再展開大道理,可比直接講大道理震撼多了。何況,顧清菱面前還有一份“真實的地圖”,告訴著大家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而在這個故事的背后,是一個地理范圍極大,人口眾從,南北差異極大的大明。
所以,想要治理好大明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一個小小的官員犯了錯,就有可能導致一個嚴重的后果,更不要說更上位的上位者了。
顧清菱讓他們讓“上位者”的姿態去考慮這個問題,問道“你們中有的人年齡已經不小了,甚至有可能已經訂親,再過不久就要離開皇宮,出外建府,成為頂天立地的男人,成就一番事業。那么我問你們,我說的這些問題,你們真的知道嗎你們真的已經準備好了嗎如果你們遇到以上這些問題,你們會怎么辦”
明光帝來得突如其來,沒有任何準備。
當他的身影猛然出現在后門,李文崇的心都快跳到嗓子眼了。
靠
顧清菱這是干什么
她這是自己給自己挖坑,嫌墳頭的草太矮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