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九爺面前的那塊板子,上面的內容越來越豐富。
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多的“證據”浮現,似乎都在證明著這個滅蝗計劃是可行的。
如此,姚九爺、大皇孫李安等人整理了一下,寫了一個折子上交,希望明光帝挑選一個“試點”,趁著入冬前實驗這個計劃。
若是可行,到時候便可以推廣至其他地方。
不說把全國的蝗率領滅了,只要控制住,別那么泛濫會餓死人,就已經是大功一件了。
幾個孩子不知道的是,自他們的“滅蝗計劃”提出來以后,明光帝一直盯著。
一群孩子只盯著蝗蟲卵的產地、蝗蟲卵的天敵有哪些、蝗蟲的天敵有哪些、蝗蟲不吃哪些農作物等問題,明光帝考慮得更多。
比如,如何擴大雞鴨的蓄養業,如何鼓勵老百姓改灘涂為魚塘,如果讓當地老百姓改變來年的耕種計劃。
這所有的一切,都需要一個周全的準備。
當然了,這是后面的事情。
對于孩子們提出來的“滅蝗計劃”,明光帝還是十分大方的給予了極大的肯定,論功行賞。
“父皇居然賞我了你看到沒有,父皇賞我了”二十二皇子李正收到賞賜,開心得牙花子都露了出來。
他還沒出上書房呢,沒想到都能讓父皇這么夸獎,簡直了。
姚九爺笑著說道“看到了,大家都得到了賞賜,這說明什么”
“說明什么”二十二皇子李正警惕,這小子不會是想掃我的興吧
哼
你們得賞了又如何
你們再得賞,也只是臣子。
我才是父皇的親生兒子。
姚九爺說道“說明啊就算我們是小孩子,只要我們用心去做,我們也能做出讓大人驚嘆的事情。一件事情的成功與否,看的不是年紀,而是我們做了多少。”
你說的是這個二十二皇子李正愣了一下。
他還以為
不過確實,他一直以為自己還沒出上書房,什么也干不了。
他前面有那么多兄長,人家早就領了差事,混了功績,等輪到他的時候,好東西早就被分沒了。
可是現在
二十二皇子李正低頭看了看明光帝賞他的紫煙云墨硯,那是明光帝案前常用的墨硯之一,共有十二方。
其中兩方賞給了大皇子李建、二皇子李晉。
明光帝用過的墨硯,除了名貴,更重要的是這是一種榮耀。
意味著他得到了明光帝的認可。
其他皇兄都是出了上書房以后才得到的,唯獨他還沒出上書房,就得了一塊。
“謝謝”
姚九爺問號臉,怎么突然對我道謝了
不過沒等他想明白,大皇孫李安、三皇孫李亙等人湊了過來,跟他分享這一刻的喜悅。
不只皇子皇孫們得了賞,就是伴讀們,也一個都沒落下。
畢竟那么大的事情,可不是三兩個人能完成的。
“呵呵呵我太開心了,沒想到有一天,我也能得陛下的賞。”這是家里得寵,沒指望做出多大功績,只希望不闖禍的。
“就是啊,我哥那么厲害的一個人,像我這么大的時候,還沒得過呢。”這是在家里被嫡親的親哥壓了一個頭,不得不老實做老二的。
“九爺,你太厲害了以后,我就跟你混了”
“我也是。”
當然了,人類的歡樂與悲傷是不相通的。
當大家與姚九爺在這里一片歡騰時,另一邊,晉郡王府三皇孫李貞為首的一群人就不那么歡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