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元嘉聽了,也只是愣了一下,便搖了搖頭“沒事,他想搶就想搶。只要能把這件事情做好,是誰的功勞都不要緊。”
果然,他的直覺是對的師爺盧長生望著幸元嘉,有些沉默。
他跟在縣令越經緯身邊多年,見過各色各樣的人,難得看到像幸元嘉這么單純誠摯,不爭搶功勞,一心只想把功勞做好的人。
一般這種人,永遠都出不了頭。
可是不知道為何,看到幸元嘉的時候,師爺盧長生忽然很想讓幸元嘉出頭。
一個愿意為老百姓做實事的人,憑什么不能出人投地
曾幾何時,他不也想成為那樣的人嗎
只可惜,一個人的力量太微弱了,最終他還是倒在了世俗當中。
他成不了那樣的人,師爺盧長生也希望有人能夠成為那樣的人。
這些,幸元嘉是不知道的。
他只覺得,這個師爺似乎特別“好用”,不管他說什么,師爺都愿意幫他。
對于幸元嘉來說,再好不過。
他十分高興,做事也越有勁。
沒多久,與那片灘涂相連的村子都被發動了起來,開始翻灘涂了。
從灘涂里翻出來的泥也不是一無用處,灑了石灰,裹了草木灰,混著其他草木之類的埋在20厘米以下的坑里,來年便能用來肥地。
若是擔心,怕肥里孵化出蝗蟲,到時候多些蝗蟲不能吃的莊稼,餓它們幾頓,看它們還怎么活。
就算有那么少數幾只活了下來,也還有家禽之類的動物在外面等著。
而灘涂被掏空以后,直用來蓄水,改成魚塘。
這魚塘弄好了,可是大大的好處。
一,魚塘收拾好了,魚養好了,不僅可以拿來賣,還可以拿來吃。
他們本來一年到頭就吃不了幾回肉,現在能夠多吃幾回魚肉,也挺好的。
二,搞魚塘本來就是為了滅蝗,現在不僅能滅蝗,還能有別的用處,已經是意外之喜了。
三,魚塘隔幾年會翻一次,塘里的泥是最好的肥料,用來肥莊稼再合適不過。
種種好處,這魚塘怎么看都是只有百利而無一害。
因此,村里的人挖得十分起勁,大人小孩子都來幫忙。
魚塘在忙,火炕的事情也跟著提上了日程。
和公公跟幸元嘉解釋,這火炕雖然能用來取暖地,但京中派了師傅過來,不是幫他們取暖的,而是想要教他們如何用火炕孵化小雞、小鴨。
“這鴨雞的需求量不小,直接把雞運過來不現實,所以上面的意思,是想讓你們學會自己孵化雞鴨,自力更生。”
“這樣萬一有個什么情況,你們也能自己處理。”
“雞崽不好保存,可雞蛋比較好保存。兩文錢一枚,哪家哪戶怎么都能置辦得起。”
“雞蛋是各家的,一起孵化,對你們來說也是件好事。”
雞蛋好辦,真要有需求,就算自家沒有養雞,大部分老百姓咬咬牙,也能買得起幾個。
只不過,養雞也需要成本,不是所有人家都養得起罷了。
但現在不一樣,現在他們村有了“雞官”、“鴨官”,以后就專門負責蓄雞。
老百姓不需要自己養,只要火炕孵化成功,到時候各家都有一些名額,把雞交上來,讓雞官、鴨官負責就好了。
上面這么安排,除了是想給當地老百姓一個福利,也是為了減少“成本”。
畢竟,這么多的雞鴨也是一個“負擔”。
“啊,孵蛋不用母雞母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