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崇懷疑“我都不知道他們買的這些報紙,有沒有將他們送出去的禮錢給賺回來。”
“呃”這個還真有難度。
顧清菱是真沒想到,原來皇家報紙上的文章,給的不只是稿費,居然還有額外的“潤筆費”。
不對,不應該說是潤筆費,應該是“拜訪費”。
如果說是潤筆費,那皇家報紙簡直就是在壞了報業的規矩。
哪家報紙收文章,不是給些稿費即可
若你的名額大,文章含量高,給的稿費高些;若是你是小萌新,沒什么名氣,給的稿費便低些,這都很正常。
可現在你為了讓當世大儒出面,又是送這個,又是送那個,以后誰還敢上門求當世大儒的筆墨
顧清菱說道“那皇家報紙以后還辦不辦老是這樣虧本,長久不了吧而且如果他們一直請當世大儒和國子監先生就算他們再高產,也不可能月月都有文章。就算排著隊來,一兩年以后,就不好請了吧”
當世大儒和國子監先生又不比別的,人員都比較固定,幾年內都不會有大的變動。
如此,皇家報紙能出什么新意
春闈才三年一次,其他縣試、府試,皇家報紙又看不上。
那么幾年過去,皇家報紙
李文崇搖頭“這我哪知道我就是擔心,本來三皇孫他們就是學燦哥兒他們辦的報紙,結果燦哥兒他們辦的報紙賺錢,還賺得紅紅火火的,三皇孫他們卻搞得虎頭蛇尾的。到時候有了對比,三皇孫他們臉上不好看不要緊,怕就怕我那個二侄子心眼小,給記上了”
說真的,他真不怕三皇孫這幫小的有心眼,他怕的是晉郡王李晉。
這小子能忍,心思又深。
沒有千日防賊的,只有千日做賊的。李文崇擔心到時候一不小心,他沒看顧住,姚九爺被人給算計了。
“一個報紙而已,還搞得這么麻煩”當初姚九爺辦的時候,顧清菱是真沒想到他們會辦得這么好。
或是報紙不死不活的,也就那么過來了,不會有人眼饞。
但辦得好了
辦得好了容易招人惦記。
顧清菱皺了眉頭。
李文崇也皺了眉頭,他道“算了,明天我找皇兄說說,看看皇兄怎么說。”
第二天。
早朝過后,李文崇果然私下里見了明光帝,提到了此事。
明光帝一看博物志報的年收入,頓時明白李文崇的擔憂在哪里。
“怎么會有這么多錢這博物志報這么賺錢”
李文崇說道“現在還是少的,若是博物志報一直那么賺錢,后面再申請什么專利之類的。不說大的,就是像魔天輪擺件那樣的小東西,也能讓發明者和報紙賺上一筆。若是多來幾樣金額只會更大。”
“你真當人人都是你王妃手里的匠人工坊”
“我知道啊,可是皇兄,以博物志報現在的盈利,它根本不需要像匠人工坊那樣。它本來就是以報紙為主,專利只是額外的收入。”李文崇說道,“博物志報的收入本來就不低,再錦上添花一樣,更招人眼紅了。要是燦哥兒他們已經長大了,他們有這么一個收入,我也覺得沒什么,可問題是他們還是總角之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