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于近日對刑偵升起的些許興趣,如果條件允許,周南還是很愿意顯擺一下的,但實際上,他現在就一個感覺,自己挺多余的。
對,沒有影視作品中那般懸念迭起,精彩紛呈,現實中,刑事偵查工作通常是枯燥乏味的,例如走訪排摸,再如...看監控。
作為領導者,他此刻要做的,似乎就是等待各路線索匯總。
浪費時間可恥,剛剛立志“發憤圖強”,周南馬上付諸行動,度娘了下“如何做好一個刑偵支隊支隊長。”
“勝任此崗位者,必須膽識過人、年富力強,具備豐富的業務知識和破案經驗,既要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又當智勇兼備,多謀善斷...”
這么長的一段描述里,他居然好像只沾了個“年富力強”的邊兒?周南望天,現在反悔還來得及嗎?做個咸魚搬運工似乎也不錯的樣子。
論理想與現實的差距。
......
信息時代,監控無處不在,提供了線索的同時,更多的卻是數據冗余。
好在,千里之堤,潰于蟻穴。
麻文斌自己都沒怎么注意到的一句回應,成為了迅速打開案件局面的突破口。
海量監控數據經過圈定范圍再次分工,很快有人發現了疑點。
半個多月前的一天,麻文斌通過大樓電梯從公司去往28層,之后再次出現在監控,居然是從大樓外回來。
當日并未停電,電梯也無故障,麻文斌總不會是忽然想鍛煉身體而走的樓梯吧?
這棟大樓,一定有什么他們沒注意到的通道!
看監控快看瞎了的小張忽然問了句,“你們覺不覺的,這些電梯從一層下到地下停車場的時間,比通過其他樓層要長?”
架空層?
其實許多大樓一樓與地下停車場之間都有這么一層,多用做設備轉換等,只是多數人不會留意罷了。
這一監控漏洞的填補,讓警方有了重大發現,很快,夾層中一個戴著帽子拖著箱子的黑衣身影,進入視線。
可惜由于角度和光線問題,只拍到一閃而過的側臉,且并不清晰。
但這已經不重要了,甚至都沒用得到“人像鑒定器”周支隊長上場。
麻文斌的自信本就源于對自己犯罪計劃的充分準備,自以為不會露馬腳的他,在面對視頻時,瞬間慌亂起來。
人在慌亂時,難免犯錯,馬腳只會越露越多。
以一人之智,挑戰整個警隊的集體智慧,不得不說,犯罪分子們還是挺有“勇氣”的。
沒有意外,甚至都沒過夜,心理防線已破的麻文斌就主動交代了起來。
其與杜曉柔確非男女朋友關系,之所以常往來是因為二人有“業務聯系”。
麻文斌以高額回報誘惑,使得辭職后的杜曉柔投資了他代理的幾款保險產品。
但實際上,麻文斌并未將從杜曉柔處得來的數十萬元投入什么保險產品,而是挪作私用。
一開始,出于對前同事的信任,杜曉柔并未發現不妥,但紙終究包不住火。
終于發現不對的杜曉柔屢次上門索要,麻文斌拖延一時,卻拖延不了一世,于是心生歹念,一不做二不休,一勞永逸。
回頭看去,案件并不復雜,撇開犯罪準備,甚至沒啥“亮眼”之處,但一股荒謬感卻在周南心中縈繞不去。
此前他們曾猜測過很多作案動機,但誰也沒猜到,這居然是一起財物糾紛引發的殺人案件。
偵破過程中,警方當然核查過麻文斌的財務狀況。
別看麻文斌只是租住在公司樓上,但因為人活絡,他的業績非常不錯,收入還是比較可觀的,不存在什么財務危機。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讓麻文斌動了挪錢私用的念頭?
兩臺停于地下車庫的寶馬摩托車給了警方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