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南,周南無力吐槽,只能送了句,“祝,工作愉快。”
現場勘查很快結束,回歸支隊后,周支隊就后悔了,早知道還不如跟著去找案發第一現場呢。
“燕兒啊!”
“我可憐的閨女!”
“哪個天殺的...”
家屬認尸,死者確定是葛春燕無疑,室內外一片嚎啕,年近七旬的葛母更是兩眼一黑差點直接暈厥過去。
反倒是死者丈夫尤立夫情緒較為穩定。
見狀,葛母直接抓了上去,“是不是你,是不是你害了燕兒!”
尤立夫沒說話,尤母不干了,一把拉開,“說什么呢,明明是你們家女兒不檢點,和別人不清不楚的惹了禍事,怎么能怪到我們力夫頭上!”
葛母聞言差點炸了,眼見battle一觸即發,警察眼疾手快將兩邊分開。
周南與老郝大眼瞪小眼,誰也沒想到這么快又見了面,還是這么個情況下。
兩人默契的走進一間辦公室,后者尷尬的笑笑,“那啥,我絕沒有干涉辦案的意思,就是你嫂子她不放心,非讓我跟著來看看。”
理解理解。
雖然新時代已久,但許多國人觀念還停留在有熟人才能辦事好辦事的階段。
“這么說轄區派出所你肯定也去過了?到底什么情況?”雖然底下人已經去查了,但不妨礙周南先問問。
老郝訕訕的摸了摸下巴上的胡茬兒,從昨晚到現在就沒一刻閑著,根本來不及刮。
“我本來也不打算去,人家都有自己既定的流程,這不是架不住你嫂子...”
見周南一副了然的樣子,老郝也懶得解釋了,主動停頓了半秒后回歸正題。
“力夫說幾天前兩人吵了一架,春燕一氣之下就出門了,他也隨即被單位外派出差,過了兩天才回來。”
“想著兩邊冷靜一下也好,就一直沒聯系媳婦,直到昨兒接到電話聽說春燕也沒回娘家,才知道人失蹤了。”
吵架?負氣出走?憑死者身上那些舊傷,這話就萬分不可信。
老郝見狀道,“怎么,你懷疑尤立夫?”
周南,“......”。
都是同行,即便郝明沒見過尸體,該有的猜測不會少。
一擺手,老郝道,“嗐我就隨便一猜,絕不是打聽案情,春燕這人我見過,性子比較文靜,老實巴交的,要說和什么人結仇我覺著不太可能。”
“不過有這么一情況我覺得值得注意,轄區派出所去年初曾有一條出警記錄。”
“當時是春燕報的警,不過警察上門后她又說沒事,就是夫妻吵了兩嘴,最后不了了之。”
“按說當時正是二人新婚沒多久,也不知道是什么事情,會鬧到派出所上門,也許可以從這方面入手,是個導火索也說不定。”
看來這位刑警隊長也將尤立夫當作了最大的懷疑對象,但是半點都不知道葛春燕長期遭受家暴的事實。
都什么年代了,怎么還有女性能如此忍氣吞聲。
不同于上年那起案件的“沒有娘家撐腰”,葛春燕這次的事件明顯源于自己長期的隱忍和原諒。
所以,是那句“只有零次和無數次”的宣傳語還不夠深入人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