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
別看冉士鐘一副很好說話的樣子,為人卻相當有原則。不入眼的人,絕“近不了身”。
老周暗暗白了白眼,老子比他小好嗎?難道不該叫伯伯?
周南可不知道自家老父親又在不著調了,在冉士鐘的默許下,開始展示“創作”。
“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沒打到,打到小松鼠...”
“小白兔,白又白,兩只耳朵豎起來,愛吃蘿卜和青菜...”
“小兔子乖乖,把門開開,快點開開,我要進來...”
“.......”
好家伙,這是要湊個兒歌大全一百首出來嗎?
在座音協眾不由的面面相覷。
什么東西一旦多了,就難免會給人一種不值錢的感覺。
比方現在,就有不少人在暗暗吐槽著。
“當兒歌是大白菜嗎,還搞批發。”
“這詞兒,未免也太簡單了,我上我也行。”
“小學生水平,段位不能更高了...”
說實話,就是之前那首《叫爺爺》,哦不,現在是《家庭禮貌稱呼歌》了,即便有冉主席的力挺,他們也并沒覺得高深到哪里去。
不怪音協眾有此想法,兒歌常年不受重視的觀念,絕不是一時半刻就能改變的。如果周南現在甩出來的,是數首主流歌曲,效果絕對大不相同。
不同于音協眾,冉士鐘的表情,卻由一開始的輕松淡然,逐漸轉向慎重。
以他的音樂素養,即便只是第一次聽,已經足以辨別出許多東西。這些看似簡單的詞句,卻絕非無的放矢。
注意到冉主席的慎重,大家也不由凝重起來。音樂功底到底都不俗,仔細品味下,不難琢磨出些味道來。
比如第一首,可以讓嬰幼兒輕而易舉地了解數字,第二首,則可讓嬰幼兒更清晰的了解一些動物的特征,第三首則是對嬰幼兒安全意識的教育和引導...
!
這么一想,竟然每首兒歌都節奏流暢,且能寓教于樂?
踅摸出味道后,大家伙看向下手位置那個小年輕的眼神,再一次不一樣起來。
周南倒沒那么喪心病狂,傳唱度廣的兒歌畢竟有限,你讓他硬湊也很難湊出一百首來。
但,目前來說,十數首,已經足夠了。
沒見飯桌一圈人都快麻了嗎?
周南適可而止的停了下來,看向冉士鐘。
后者愣了兩秒,才聯系上文,想起了這小伙兒之前的那句“您幫忙瞧瞧”。
不自覺的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冉士鐘才勉強壓下去訝異。
之前只知道“江湖”上出了個后起之秀,還是警察隊伍的,他沒太過放在心上。
不能說野路子吧,畢竟家學淵源,但從其學歷到工作,就真心和音樂搭不上半毛錢干系。
本以為之前的幾首歌曲主旋律源于積累,都發出來也就消耗的差不多了。
這幾年多歷練歷練,每年能再寫出個一兩首優秀作品就難能可貴,已經能算得上是華夏難得的優秀音樂人了。
誰成想,果真是聞名不如見面!今兒這一見,這小年輕可是給了他個大大的驚喜!
要不是明知這是周道遠家的,他非要質問一句,呔,哪來的妖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