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比對沒出現啥意外。
第一案發現場發現的血跡屬于查干巴日。
查干巴日也確實出外許久,不過這戶人家一直沒報過失蹤。
因為據家人講,查干巴日打小就“與眾不同”,個頭原因,總被人欺負,愈發養成了好勇斗狠性格。他不喜游牧生活,反而對大城市比較向往。
成年后,查干巴日就開始經常性外出,常常經年累月的不和家里聯系。所以這次失聯,家里并沒覺得有什么不對。
“我就知道,他早晚得有這么一天!”
這話出自查干巴日的父親。
“好逸惡勞”,是數個親戚朋友口中出現頻率最高的評價。
并不想腳踏實地的查干巴日,總幻想著“一夜暴富”,但實際上是年過三十,仍沒混出啥名堂。
除此之外,查干巴日家并不能提供其他有效的線索。因為性格不合,又常年外出,查干巴日與務實的父母兄弟姐妹關系越來越淡,家里也不知道他平常在外面做些什么,與哪些人來往。
“管不住。”
查干巴日父親,以深深的一口嘆息收尾。
幸而有了詳細的身份信息,城東警方的調查進展順利。
網購火車票記錄,確定了其進京時間。
根據流動人口登記,找到了其在京租住過的房屋。
日常消費記錄,也能證實查干巴日曾長期在這一帶活動。
不過說到透露消息最多的,通話記錄、聊天信息對于現代人來說一定是最多的。
不得不說,查干巴日賴以生存的“謀生”手段挺特別的,大大出乎警方意料,他專門幫人處理各種“麻煩”,包括但不限于尋釁滋事敲詐勒索等等,然后收取報酬。
其失聯前的最后一通電話,引起了警方高度注意。在他生命最后這段時間,該號碼的聯系頻率是最高的。
經過調查,號碼登記人是個南海人,一直在本地,和京都沒發現任何聯系,但根據基站顯示,使用該號碼的人,不但在京都,且...就在陳家集村!顯然號主應該是身份被人冒用辦理了手機卡,可惜該號早已停用。
這一發現,不能不讓警方浮想聯翩。案件,首度有了某種奇妙的關聯。
城東支隊。
這個月來不知第幾次的案情分析會。
雖然查干巴日與陳家集有了關聯,但這個關聯到底是什么,讓人暫時摸不清頭腦。
于是根據現有情況,城東眾紛紛貢獻起了腦洞。
萌新小姐姐一如既往的活躍首發,“既然號碼使用人出自陳家集,我合理懷疑邱家剩下的五口人中,有人與查干巴日早就相識。”
“結果查干巴日好巧不巧的正好撞死了邱家兄弟?所以當日被邱家人約出來做掉?會不會太過巧合了?”小趙接過話茬疑問。
罕見出現在會議室的褚佑寧,喜感的看著倆小新人,“警校現在是不是新開設了一門課,叫網絡小說寫作基礎?”
趙樂成木。
萬茜茜炸毛,這前輩就沒半分前輩的樣子,本來聽說他的臥底事跡后,她還好生景仰了一陣子來著,白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