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上是可以了,但實際上我們沒有自由出入‘認知世界’的方法。就我所知,進入‘認知世界’的只能通過名為‘異世界導航’特殊APP,那是覺醒了‘人格面具’的人才會得到的東西——其他人想要進入‘認知世界’只能被擁有導航的人帶進去,就像昨天晚上那樣。”
“‘異世界導航’?‘人格面具’?越聽越不明白。”桐人用力撓頭,把直葉早上才搭理好的發型抓了個一團糟。
“‘人格面具’……是指杏昨天的那個?有點像豹子的……”如果說誰對昨天的事情印象最深,一定是志帆。
“是的,那就是‘人格面具(Persona)’——結衣,搜一下心理學解釋。”
“了解。”被點名的電子妖精很快把答案發了過來。
人格面具(Persona)一詞本出自榮格心理學,榮格將一個人的人格比喻為面具,在不同的社交場合人們會表現出不同的形象,也就是戴上不同的面具。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C.C.在袁媽面前表現出的善解人意、溫柔賢淑,這就是她的一張人格面具。同理對袁滿時的女王氣概,對志帆表現出的引導者形象,都是人格面具。
“雨宮蓮、坂本龍司、高卷杏他們所驅使的那些‘巨人’其實也是一樣的東西,只不過他們將之具現成了實體。要怎樣才能具現,我不是很清楚,但根據認知世界的原理分析,應該是和殿堂類似。擁有極為強烈的**的人,才有可能形成殿堂,同理,某方面人格非常強烈的人才能讓自己的人格以面具的形式顯現出來——桐人,我覺得你可以試試看。”
袁滿的話,讓桐人微微一愣。
“我,我嗎?”
“沒錯,就是你。一般來說,少年人比成年人更容易具現出人格面具。因為成年人的個性在社會的磨礪中逐漸被磨平,你們則不同,處在人生中最叛逆的階段,渴望彰顯個性,展現自我。如果你能回想起和茅場晶彥一戰時的心情,或許真的有希望覺醒。”
“那個時候的爸爸很帥哦,一定可以的。”結衣為桐人打氣。
“啊哈哈。”桐人摸著后腦傻笑,旋即正色道,“如果是以亞絲娜的危險為條件,我寧愿不覺醒。”
“我說的是心情,心情,懂么!不是真讓你老婆冒險。聽好,心意的力量非常重要,不管在哪個世界。也許你現在不明白,但總有一天你會懂的。”
袁滿一邊吐槽這個護妻狂魔,一邊借機給他打預防針。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目前袁滿所能到達的幾個世界精神力量都占了不小的比重。
《叛逆的魯路修》的“C的世界”,《火影忍者》里的精神查克拉,《女神異聞錄》里的“認知空間”“人格面具”,以及《刀劍神域》里的“心意技”。
桐谷和人最后的完全體“星王”正是憑著究極的“心意技”創下了“一劍秒三萬”的創舉。
雖說因為袁滿的介入,桐人未必有機會再揮出那驚艷世界的一劍,但袁滿不希望埋沒他的天賦,帶他來到《女神異聞錄》的世界,帶他進入“認知空間”也有這方面的考量。
盡管表面上嘻嘻哈哈的,其實袁滿一直在思考如何當好這個所長,如何去利用事務所的資源,這就是他做出的嘗試。
PS:明天中午十二點正式上架,求訂閱和打賞,這才是衡量一本書價值的唯一標準,所以拜托各位了,稍后會有上架感言,當天的加更,過年期間的安排都會一一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