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拉熱窩事件,只要稍微有點歷史常識或者中學歷史課沒有睡覺,都不會不會不知道。
1914年塞爾維亞國慶日當天,奧匈帝國皇位繼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婦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普林西普刺殺。
同年7月,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直接導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發生。
托爾的地位可比斐迪南大公高多了,奧丁和阿斯加德的實力也遠非一戰中被打到解體的奧匈帝國可比。
托爾是奧丁唯一的親兒子,一旦托爾死在地球上,沒人知道失去繼承人的奧丁會如何憤怒,最壞的結果是阿斯加德和地球的全面戰爭。
星球大戰版的薩拉熱窩事件絕非序言。
雖說原劇情中托爾成功穿過防線,來到雷神之錘面前,但袁滿不敢保證自己介入后事情的發展還會那么順利。
別忘了,托爾現在處于神力被剝奪狀態。除了身體素質比地球人強,戰斗經驗和技巧比地球人豐富外加比地球人能吃能喝外,其他方面并沒有什么特殊。
要害挨槍子同樣會死,臉接RPG一樣會死無全尸。只要除了那么一點點意外,事情的走向便會完全不同。
這種大事,袁滿絕不敢依仗所謂的劇情慣性,把能做的工作做到位,主動推動劇情才是最佳的做法。
袁滿的意志得到了貫徹。
雖然科爾森和西爾維特并不知道事件的來龍去脈,對于袁滿之前的話也不是很能聽懂,但神盾局的特殊性和特工的工作性質決定了他們在很多時候不需要知道為什么,只要照做即可。
有鷹眼這位九級特工在場,有尼克·弗瑞親自下達的命令,他們沒有拒絕的余地。
很快,基地的防衛體系從外松內緊,層層遞進變成了外松內更松。
當然,這不意味著特工們可以放假。
基地內部大量的低級特工也被分散,派到了附近的城市中調查城市里的生面孔以及每一名接觸過雷神之錘的人。
科爾森、西爾維特乃至鷹眼巴頓也被要求構建更加完善的監視體系,監視每一名有能力進入基地內部的入侵者。
事實證明,袁滿的布置是正確的。
就在袁滿到來的第二天晚上,其中一條警報被觸發了。
“有人剪斷了鐵絲網,正在向這里移動。”值夜的鷹眼立刻通知袁滿。
此時的袁滿正因為時差問題,翻來覆去怎么都睡不著。一聽有入侵者,頓時來了精神,一路沖到監控室。
仔細看了看被切換到主屏幕的監控視頻,確認道:“應該沒錯,就是他了。”
為什么這么確定?
首先,入侵者只有一人,其次是入侵者的戰斗方式。
雖說是外松內更松,但這里畢竟是軍事管制區,總會有些巡邏和管制人員。沒過多久,入侵者被發現。
戰斗只持續了短短幾秒鐘,赤手空拳的入侵者三拳兩腳放倒了以小隊為單位的巡邏士兵。
看似是用蠻力強打強沖,實際上并沒有那么簡單。入侵者每一次移動,每一次攻擊都恰到好處,始終讓自己在攻擊的瞬間處于一對一的有利態勢。
此外,入侵者對于力量的控制也很到位,傷而不殺,只是讓士兵們再起不能,并沒有剝奪他們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