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行星與行星交匯之時,塵封已久的戰場將會開啟,屆時兩位神明會在此賭上各自的榮耀、命運未來進行一場曠世決戰。
——這是西方史詩的敘事手法,翻譯翻譯加進《尼伯龍根之歌》也不是不行。
換成東方的話,應該是這樣。
月圓之夜,紫禁之巔。
一劍西來,天外飛仙(神)。
“你來了。”
“你不該來。”
“可你還是來了。”
“因為我必須要阻止你,這是我的責任。”
——不得不說古大師的寫法真的很有東方神韻啊。
當然,這兩種寫法都不符合阿斯加德一貫的直來直去的風格,符合這個要求的寫法其實是最簡單的。
海拉,史蒂夫,找地方,干架,輸的聽贏的。
奧丁在離封印不遠的地方找了顆沒有生命的星球作為戰場。
這樣的星球才是宇宙的主流,像地球、阿斯加德這樣有生命的才是少數,找起來非常容易,打壞了也不會有顧慮。
用神力在星球上稍作布置,讓它看起來有一點戰場的樣子后,他告訴袁滿,可以去喊人了。
于是袁滿真的去喊人,先帶海拉,后帶的史蒂夫。
先帶海拉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奧丁在戰場,袁滿很期待這對父女大眼瞪小眼,撕逼家暴的場景。
要是能先干上一架,消耗點海拉的狀態,那就更好了。
不得不說,袁滿是越來越壞了。這一定是近朱者墨,呸,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身邊玩戰術的太多,手段也跟著骯臟起來。
不過袁滿那點小心機怎么可能比得過兩位大佬。
除了一開始對視的大眼瞪小眼,接下來什么都沒有發生。
奧丁不說話,海拉哼了一聲也不說話,連看都不再看奧丁一眼。
這份把彼此當做空氣的默契,不愧是親生父女,一脈相承的脾性。
袁滿看不成熱鬧,只能繼續交通員的職責,兢兢業業地通過傳送接人。
注意是接人,不是拉人,拉人的能力他除了在三次元時對C.C.試過一次,便再也沒有用過。
不是能力不好,或者限制較多,而是因為袁滿想把這個能力當做一張王牌在關鍵時候使用。
所以他寧可多跑幾趟,也不愿意隨便把新能力暴露出去。
另一邊,史蒂夫在得到談判結果后一直在養精蓄銳,早已準備完全,袁滿一到立刻在托爾、尼克·弗瑞以及瑪利亞·希爾的陪同下前往戰場。
此時,已經超出了奧丁給出的七天時間,但因為史蒂夫地球人的身份,外加兩人也是事件的知情者,奧丁沒有不近人情到把神盾局的兩位局長趕回去,而是特許他們繼續留在阿斯加德。
這一次作為最高機密,連弗利嘉都不允許到場的戰斗也允許他們隨同旁觀,算是給足了美隊面子。
隨著一行人的到來,戰場的冷肅氣氛終于有所松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