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貴族特權,人人平等。
聽上去很美好,看上去也很美好,但實際操作起來并不是那么簡單的。
因為不平等的時間已經不短了。
日本淪陷已經過去七年,布里塔尼亞高高在上的日子更久。
說平等就平等,談何容易?
首先,累積下來的觀念就沒那么容易更改
已經習慣于高人一等的布里塔尼亞人不樂意放棄自己的特權。
日本人也會擔心這是不是和“名譽布里塔尼亞人”政策一樣,只是表面文章,實際并不是。
雖然尤菲米婭出臺明文政策,也針對欺壓行為做出了懲罰規定,但沒有實際執行過,誰都沒有底。
其次,就算觀念扭轉過來,也沒法改變現實。
就算是古一這樣的大佬,也只承認人類個體上的平等,一旦放入群體中,誰都沒有辦法否認差異的存在。
布里塔尼亞這些年一直致力于擴張,沒少掠奪其他國家,壯大自身。
金錢、權力等等資源絕大多數都掌握在布里塔尼亞人手中,哪怕人權上是平等的,在實際生活中,布里塔尼亞人顯然會享受到更多的便利。
以阿什弗德學院為例,就算允許日本人入校就讀,肯定也會優先篩選布里塔尼亞人——知根知底,觀念相近,背景相似,為什么要選未知的,風險更高的日本人?
這種便利,在其他種族的人眼里就是一種不平等。
不患貧,患不均,這是人性,在哪個世界都是難以避免。
在其他地方還好,因為就算是同種族,也存在不平等,富二代和普通人家的孩子起點就是不一樣,不服不行。
但在日本特區不一樣啊,這里的招牌就是平等,所以很容易滋生怨氣和事端,進而造成對立和矛盾。
“這個不是沒有辦法解決。”柯內莉亞替尤菲分辨,“尤菲和樞木朱雀各自作為一方的領袖,交涉、談判、組織活動,只要頭開好了,后面總會越來越好。”
“沒錯,這一點相信尤菲已經想到了。”魯路修點頭,認可這個說法,“但麻煩不止在內部,更多的是外部。別忘了,只有富士地區是特區,11區絕大多數的地方還不是。”
還是那句話,不患貧,患不均。
特區搞好了,特區外的日本人會更加眼饞,削減腦袋往里面擠。
富士地區才多大,日本有多少人,能裝多少?
多出來的人又該如何安置?一個富士地區已經是尤菲賭上繼承權再加上修奈澤爾在國內活動的結果,再擴大?哪有這么容易!
而其他地區人口的流失,也容易引起享受到人口紅利的布里塔尼亞人不滿,留下日本人有可能會受到更加嚴苛的欺壓。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如此一來,外部地區的矛盾也加重了,而且會比里面更重,說不定就會引起暴動,到時候又該如何處理?”
“鎮壓。”柯內莉亞毫不留情地說道,“11區幾十萬駐軍,我就不信亂的起來。”
“皇姐當然是能做到的,甚至不要多少軍隊,皇姐往那里一站就足夠了,但尤菲不一樣,她沒有這個威懾力。真下狠手,她硬得下心嗎?硬不下,只會讓人覺得軟弱,硬下了,他好不容易在日本人中積攢起的名望就都沒了啊。”
一番分析,說得柯內莉亞啞口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