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亞片區更不用說,本來布里塔尼亞就在西亞立足未穩,黎星刻連軍演這種遮羞布都懶得用,隨便找了個借口,把麾下頭號大將洪古派去瘋狂搞事,搞得西亞雞飛狗跳,幾個殖民地的總督焦頭爛額,別說抽調兵力,還得跟本國要支援。
同樣在搞事的還有EU,只不過不同于洪古的擺明車馬,EU這邊要文雅很多,畢竟是最具貴族風范的修奈澤爾在后面串聯。
手法如同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將各國的特點發揮得淋漓盡致。
意大利說要幫布里塔尼亞,結果人沒派多少,先因為對方沒有提供意大利面的事情吵了起來,差點鬧出嘩變。
德國慣例的死硬作風和嚴謹風格,軍事力量又強,也不用說什么,把精兵強將擺出來就是最好的威懾。
法國這波操作最絕,不僅沒有發揚慣例的投降精神,反而勇得不行,布里塔尼亞說什么,他就反著干什么,而且節節勝利——讓人大跌眼鏡。
原因嘛,很簡單,因為法國這次是是在外籍人士的帶領之下。
幸好修奈澤爾個子高,又不是女的,不然三重BUFF一加,直接打到布里塔尼亞本土都不是沒有可能。
最后當然是柯內莉亞,明面上在積極配合本國的軍事行動,實際已經暗中把嫡系部隊集結起來,并向最心腹的幾人透露出“老娘要造反,你們要不要跟我一起干”。
結果,三駕馬車,騎士吉爾福德,將軍達爾頓,衛士亞力克斯全都表示——主帥你說打哪我們就打哪。
至于到底是忠心耿耿,還是野心作祟,柯內莉亞并不關心,只要戰斗打到一半,后方亂起來,布里塔尼亞的至少得先輸一半。
雖然查爾斯和瑪麗安娜已經察覺到柯內莉亞和修奈澤爾的異常,做了不少準備,比如召回令,比如派暗子意圖將兩人控制。
但這兩個能在百位皇子皇女之中脫穎而出,自然熟悉這套規則。
來軟的,隨便找個由頭用拖字訣,戰斗馬上就要開始了,時間站在他們這邊。
來硬的,柯內莉亞如今的武力來多少死多少。
修奈澤爾那邊,上次見面的時候魯路修為表誠意,還把自己的防護服送給他當禮物——雖然轉頭托尼就把新版送來了。
雖然是老版,但該有的防護一個不少,只要修奈澤爾不主動作死,就不會死。修奈澤爾正好是布里塔尼亞最謹慎的人,比魯孔明還謹慎。
除去這些站上棋盤,注定要分出勝負的人外,其他國家或者勢力都開始或明或暗地行動起來。
有一點政治嗅覺的人都能感覺到這是一場足以改變世界格局決戰。布里塔尼亞贏了,將真正火的世界,布里塔尼亞輸了,將見證世界,乃至整個人類史上最強國家的崩毀,一個巨人的毀滅。
很快,名為戰爭的暴風雨到來了。
比絕大多數人想得都要快,來得快,結束得也快。
結果,僅有四島之地的日本大獲全勝,動用了真正主力的布里塔尼亞完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