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甘心的第一騎士俾斯麥又帶著戰斗力最強的十二位圓桌騎士小股突入,打算襲擊東京搞斬首戰術,結果被卡蓮堵個正著。
這波不是打退,是直接打爆。
卡蓮一人獨戰第一騎士俾斯麥,第三騎士基諾以及瑪麗安娜寄身的第六騎士阿尼亞。
三人是圓桌騎士團最能打,裝備最好的騎士——基諾出身大貴族,另外兩個更是查爾斯直接支持,各自擁有專屬科研團隊,科技樹攀得最快,卻被卡蓮一人擋下,且處于下風狀態。
零番隊成員諸如南、井上、杉山等人也各有斬獲。
表現最亮眼的居然是看上去最傻,最容易吃癟的玉城,先是對戰第十一騎士布拉德利。
此人有著“布里塔尼亞吸血鬼”的稱號,不僅極度嗜殺,而且敢拼命,經常用看似兩敗俱傷的打法,死中求活。
巧了,玉城這個憨憨打起架來同樣不要命,敢打敢拼,硬是頂著布拉德利的瘋狗打法用更瘋的方式把對面給打爆了,自己的機體只是斷了條胳膊,廢掉輻射機關而已。
隨后還把趕來支援的第十二騎士,莫妮卡·庫魯杰夫斯基拼到殘血,自己駕駛艙彈射保命,對面也被砍掉雙臂,被趕來支援的零番隊其他成員生擒,成了本場戰斗的MVP。
要不是最后第一騎士俾斯麥爆發,動用自己的Geass——預測未來,硬是找到機會帶人突圍,圓桌騎士團恐怕得全折在這里,即便如此,也付出折損一半的代價。
兩人戰死,四人受傷被俘,是騎士團成立以來最大的損失。
圓桌騎士團尚且如此,其他戰場更是可想而知,而打殘圓桌騎士團后,零番隊也作為決定性的力量正式加入正面戰場,一路破軍斬將,高歌猛進。
當然,因為布里塔尼亞的規模優勢,這還不足以決定勝負。
然而,在關鍵時刻,逗留在第十區的柯內莉亞率領嫡系部隊突然倒戈,雖然沒有大肆殺伐,卻極大地混亂了布里塔尼亞的指揮體系。
這關鍵性的一手成了壓倒勝負天平的最后一枚砝碼,布里塔尼亞兵敗如山倒,從日本海到印度洋一線徹底亂成了一鍋粥。
東亞到中亞的殖民地紛紛宣布獨立,落入柯內莉亞的實際掌控,并在第二天宣布與日本結盟。
與此同時,修奈澤爾也終于不再隱藏,在國際上公開發聲,質疑皇帝查爾斯。早就被滲透得七七八八的EU率先響應,法蘭西雇傭兵率先進擊,海陸并進。
隨后黎星刻擺明車馬,原本只是作威懾用的大軍開拔,從西伯利亞、中亞等地,入侵布里塔尼亞的領土。
墻倒眾人推,有世界兩極挑頭,反抗布里塔尼亞的浪潮頓時風靡全球。
一時之間受壓迫的,沒受壓迫的,有野心的,沒野心的都被大勢裹挾,開始瓜分布里塔尼亞這塊最大的蛋糕。
就算布里塔尼亞還有數量龐大的軍隊,還有豐厚的家底積累,但因為過去不斷向全世界用兵,戰線拉得太開,反而不容易收攏,逐步被分割蠶食。
算上決戰十天,不算決戰僅僅一周的時間,曾經盛極一時,不可一世的布里塔尼亞竟落入四面楚歌、岌岌可危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