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舍生取義,殺身成仁。
孟圣的思想光耀萬古,影響無數人,讓許多仁人志士,為了心中的理想奮不顧身。
夢冰云念誦圣人篇章,自身的神魂念頭中,涌動出來片片文光,文光如同天光涌動,如同行云流水,如同云團錦繡,如同星河落九天,種種異象紛呈。
“聽聞此真經,大家對以儒門浩然經為根基演化出來的萬劫陣,應該有了些許的了解。”
夢冰云講解了儒門浩然經。
“這個時候,對于破陣,大家有沒有了想法?可以說一下,集思廣益,世間沒有破不去的大陣。”
能夠修行的人,都是天資絕頂的人,掌握著很多普通人難以掌握的知識。
對于儒門浩然經中的內容,都是各自有著自己的體悟。
一樣的內容,對不同人而言,能夠體悟出來不同的東西,這些東西都是專屬個人所有,因人而異。
一些人,直接領悟出來儒門文光,神魂念頭中一片明光照耀,如同燭火,如同星光,如同銀月,如同大日,光芒普照處,神魂念頭中的許多雜念都煙消云散。
從而也使得神魂念頭變得純凈無暇,纖塵不染,顆顆生光輝。
人之雜念如塵埃,時時產生,時時拂拭,才能保持純凈,然而文光涌動處,可以驅除這雜念。
一日塵盡光生,照耀祖竅,遍布皆明光。
董舒看了,都眼饞,這么多人都領悟了文光,成為儒者。
可是這些人,都不是儒門的人,都是至道學宮的人。
要是這些人都轉修儒門秘法,都可以成為儒門中的中流砥柱。
可是董舒也明白。
這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看樣子,大家都對儒門浩然經有了自己的理解,理解了儒門浩然經,知道了浩然正氣的來歷,就能夠領悟萬劫陣。”
許多修行者若有所思。
追根溯源,知道了儒門萬劫陣的根基和來歷,對于破陣很有幫助。
儒門萬劫陣雖然是兇陣,但是其中一片浩然正氣,白光茫茫,讀書聲郎朗傳來,充塞天地間。
依附于孫雄的儒者云集此處,布置萬劫陣,阻擋張百忍的大軍。
“師父傳下浩然正氣歌,破除了往生迷神大陣,又把這傳世文寶送給儒門圣主,我認為破除儒門萬劫陣,需要的就是董舒圣主。”
若論起來對浩然正氣、儒門萬劫陣的熟悉程度,董舒絕對是第一。
一經提起,眾人的眸光都轉向了董舒。
董舒點頭,“破除此陣,我義不容辭,如今手持浩然正氣歌的傳世文寶,又聽到了儒門浩然經的全篇,對浩然正氣有了自己的理解。
他們違逆天書,阻擋天兵,已經失去了對仁義的理解,沒有了仁義,浩然正氣就如同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因此我有信心破除儒門萬劫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