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點,任何一個九州百姓,都無法接受。
就算是朱八,心中也是義憤填膺,怒火沸騰,可是他強行咬著牙關,并沒有動怒,也沒有抱怨。
他知道怒火和抱怨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后漢國師看著群情奮起,已然波瀾不驚,“我知道,我這樣一說,大家會不解,會憤怒,但是這就是事情的真相。
種族等級制度就是為了九州百姓變得更好而出現的,現在大家不喜歡了,也是情有可原的,畢竟九州百姓的精氣神,經過數百年的刺激,已經開始再次覺醒,重新散發活力。
已經不是很需要種族等級制度了,我會勸說我主,順應時代的潮流,逐漸的取締種族等級制度。”
種族等級制度已經禁錮了九州百姓太多年。
一旦后漢之主李昌下令廢除,會令許多九州百姓對李昌大有好感,可是也會同時惡了五胡,已經五胡已經習慣了享受種族等級制度帶來的無限好處。
沒有了種族等級制度的話,五胡如何才能肆意的享受這種不勞而獲的幸福?
在場的許多九州人,都是面色一變,想到了廢除種族等級制度給后漢帶來的變化。
但是他們也明白,這絕非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事情,種族等級制度早已經深入人心,刻入骨髓,想要有所改變,只能徐徐圖之。
后漢國師想要有所改變,這已經是有著巨大的政治勇氣,并不是每一個人都有著挑戰古老規則的勇氣的,哪怕這種規則已經腐朽不堪。
任何規則的存在,都會讓無數的利益集團所依附,挑戰規則,就是破壞利益集團的利益,會遭受利益集團的拼死反撲。
個人難以和一個利益集團相抗衡,往往縱使成功,也難免會被祭出去,來填平利益集團的怨氣。
“無論是否成功,國師此舉,確實功德無量,若是能夠成功,九州百姓會對你感恩戴德的。”
許多九州勢力對后漢國師都躬身行禮,雖然分屬不同陣營,可是后漢國師此舉得到了天下人的認可。
這樣的舉動,對天下的九州百姓而言,是一件可喜可賀的大事。
能夠讓他們逐漸的從種族等級制度的泥沼中走出來,重新走上康莊大道。
后漢國師的義舉,得到了在場眾人的認可。
“這并非是我的功德,我主早已經有了這樣的想法,只是想要實行,需要徐徐圖之,大家應該贊美我主仁心義舉,功德無量。”
百萬功德盡歸李昌,后漢國師一點不取,仿若對他而言,這只是一件小事。
此舉尤其令在場眾人佩服。
這可是功德和名聲,足以讓他在史冊中留下濃重一筆,或許會被世人成為活圣人。
提起李昌,眾人卻是沒有好臉色,他們都是反王,反對的就是后漢,就是李昌,自然不會說李昌一句好話。
不然的話,他們就是師出無名,就不是義軍而是反叛了。
“好一個后漢國師,先是扭曲了種族等級制度,一棒子砸在了眾人的頭頂,然后給一個甜棗,說是要廢除種族等級制度,空頭的承諾放出來,想什么時候執行,還不是他自己說了算,沒有任何實際意義。”
朱八搖了搖頭,對這個老謀深算的后漢國師的警惕度又提高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