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地算子求見。”
皇位上的男人嘆了口氣,看了一眼旁邊的垂簾,有些無奈地揮揮手,
“宣。”
“是。”總管太監躬身退去,至殿口高聲一喝。
“宣,地算子覲見!”
話音剛落,就見一華裝男子要著鵝毛扇,不急不緩地走了進來,對皇帝一拱手,道:
“草民已至,事急從權,望陛下恕罪。”
“哦?”皇帝此時笑眼盈盈,連忙上前七步來虛托起地算子來,拍拍他的手,親切地說道:“先生不必拘謹,有什么事,快快說來。”
“哎,陛下,草民剛剛耗費壽元算得,寧狩寶卷在出世,必將引起一番血雨腥風啊。”
皇帝聞言,先是反應了一下,什么是寧狩寶卷,然后他的臉肉眼可見地抽動了一下,這是他表示震驚的動作,一般不會這樣,不過這次的情況實在是過于特殊。
畢竟寧狩寶卷所代表的意義太過重大。
“寧狩寶卷?”也就讓聽到的他快有些失態,唾沫都快要噴到地算子臉上,好在最后還是壓了下來,保持著微笑,“你剛才說的可是我大平攻破前朝皇宮時苦求而不得的寧狩寶卷?”
那么這寧狩寶卷又是如何能夠讓皇帝失態呢?還待細細說來。
話說這寧狩寶卷,乃是寧朝開朝盛世時由寧威帝集整個皇朝氣運而成的絕世珍寶。
寧狩寶卷之于寧朝,便如傳國玉璽之于秦朝。
非正統不可得。
什么叫正統?有寧狩寶卷的寧朝皇族人,便可說自己為正統。
當然,寧朝已經滅亡了,現在打著反平復寧旗子的人絕對不是為了反平復寧。
當寧狩寶卷問世,寧朝便是如虎添翼,一度達到鼎盛時期,也就是被后來稱為開朝盛世的時代。
而北野人那時候還是由一個個部落組成的小國。
奈何,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寧朝宣華年間遺失的寧狩寶卷,終于出世了?自那寶卷遺失后,寧朝便一蹶不振,還以為此生已無法覓得。”
大平祖訓:寧朝寶卷之真藏,可抵百十城。
“陛下不必著急,自宣華年間以來,有關寧狩寶卷的風言風語還少嗎?”
“哎。”地算子掐著手指,笑著搖搖頭,一說:“我這卦,必然是準的。”
“陛下!”總管太監顯得有些急切。
“不必多言。”皇帝抬抬手,卻平息不了內心的難耐。
可是,怎么辦?
“先生辛苦了,稍后定有重賞。”
“陛下,草民不求別的賞賜,只求皇城內一席地便可。”
皇帝勉強地笑了笑,皇城內寸土寸金,割一席地還不如割一斤肉來得好,不過這個代價相對于寧狩寶卷來說,九牛一毛也未可知。
“朕會處理的。”
地算子滿意地退下,皇帝也摒退了旁人。
“梓童。”皇帝看向垂簾,垂簾下伸出一只手,把垂簾輕輕拉開,讓手的主人從里面走了出來,對皇上微微福身。
“陛下,一切尚未定數,還請不要過于急躁。”
“梓童,你要明白,地算子知道的,人算子未必不知,而天算子必知。地算子之所以只找我要一塊皇城的地,未嘗沒有覺得此行希望渺茫的意思,怕我后面怪罪于他。”
“那陛下又何必去呢?寧狩寶卷再好,那也是前朝的事了,當下大平國力不濟,還是少生事端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