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說,我們繼續前進,很可能要面對那種危險超過引力漩渦和暗雨的空間現象。這種空間現象我們無法理解,不能探測,不知道有多大范圍,但是只要按照預定計劃航行,一不小心就會化為塵埃。這次就連仁和文明都沒有可能拯救我們,因為這種力量可以輕易切割一顆巨大的星球。”
東楊深吸了一口氣,驅散了這種未知宇宙現象在心中產生的不安。他是經歷過暗雨危機,看到過女媧和盤古號殉難資料的人,神秘的宇宙已經給他帶來的巨大的震撼難以用語言所表達。
他重新組織了一下思維,說道:“仁和文明的板塊理論,我也在破解資料中了解過。他們也曾今發出過明確的警告,夸父以
(本章未完,請翻頁)
現在狀態繼續前行非常危險。那時候由于對仁和文明的了解很少,高層的意見統一,為了避免影響船員的信心,暫時不大范圍公開。可是這個理論一直沒有經過證實,用基于不確定理論去說服其他的船員,你的把握有多大呢?”
“是啊,破碎空間這個說法,從人類對空間的理解上無法站的住腳。”劍嘯的想法少一些,他附和著導師的話,直接質疑道。
“人類對于宇宙的研究過程中,僅僅是停留在太陽系附近,又有誰能證明在更廣闊的宇宙中,空間是連續的呢?而我們人類認知之中,物質世界存在基礎是不是就是空間,還是只是誕生于空間的一個部分,更是沒有人能明確。”繼擎面對兩個人的質疑,開始用心的解釋起來,他知道這就是將要面對的第一道考驗,像老師一樣,把自己的理解灌輸給眼前的人。
接觸仁和文明之后,他的心中一直有一個強烈想法,也是他要將夸父送回地球的原因。
人類想要成為跨越星空的宇宙文明之一,必須完成宇宙空間理論的二次跨越,在重建基礎物理理論的同時,完成對多層空間理論的學習和探索。這樣以來,人類才擁有在恒星間和星團間短距離宇宙航行的能力。
現在強行繼續進行空間航行,除了多無數次失敗,或取得微不足道的成績意外,沒有太多現實意義。畢竟人類沒有仁和那樣強大的生命形態和悠長生命存在。
“比如說,以前我們一直認為空間是穩定的,但是相對論第一次改變了人們的認知。大家開始認同,在大質量天體的影響下,空間可能被彎曲。而又有多少人可以真正理解空間為什么被彎曲,是因為它什么本質,才能出現這種情況呢?”
“仁和文明其實已經有了一種答案,那就是我們物質世界所處的空間并不是真正的空間,而是存在在基礎空間之上的另一層空間。這片空間被仁和命名為睿空間,而基礎空間是本空間。”
“你說的多層空間理論,人類也有過這類的研究,”
“仁和的發現則完全不同,睿空間并不是真正的空間,它是由一種人類無法觀察的微小顆粒所組成,這些微粒是我們物質世界存在的基礎。也就是說我們了解物質世界所在的空間是一種介質。”
“這種說法我完全不能認同,空間之上顆粒組成空間,空間是一種介質?這樣的理論漏洞太多,在物理理論上根本站不住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