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天-北鯤號。
船長于印良立于駕駛室里,眼光放到了海面上。
中天-北鯤號乘風破浪,不斷向前。
身為船長,于印良的待遇自然不差,特別是有運輸任務時,一趟往返下來雖說用時一到三個月不等,可是獎金非常的豐厚。
在普通人的眼中,他就是成功人士。
整艘中天-北鯤號的船員是二十名,做為最先式的集裝箱運輸船,中天-北鯤號不算個頭大,但一次性能夠裝載八千個標準集裝箱的運載量,已經不算小了。
操控這么一艘運輸船,其實有八人就足夠了。
考慮到輪換,最終船員增加到了二十名。
二十名的船員,放到老式的船只中,根本是不敢想象的,可隨著科技的發展,這一切都不再成為困擾。
有一些船只,甚至只配備五、六名船員而已。
不過……
不要以為對船員的需求變少了,船員就會失業。如果有這一個心思,就太天真了,十年前與十年后的今天,全球用于海運的船只,增加了數倍,對船員的渴求反而越發的大了。
這一趟是從深城出發,經過地中海,再進入到黑海。
返回時,又是按著來時的路線返程。
不管是來回,都是載滿了貨物。去時是產品,返回時是原材。華夏是一個制造大廠,產品出口全世界,對原材的需求,同樣非常的巨大。
“跑了這一趟,有一個不錯的假期,可以好好休息半年了。”于印良想著,現在經過亞丁灣,再有十多天便可以回到深城,回到家中。
出門在外,最重要的,其實就是安全。
以前亞丁灣對他們來說,是一個不太平的地方,可隨著護航艦隊的建立,他們這一些商船終于不用再畏懼于亞丁灣。
祖國強大了,他們跟著受益。
望著這海面,非常的平靜,浪潮激起不過是半米左右,對于大海來說,稱得上是風平浪靜了。
“聯系護航編隊,發送我們的位置。”
這是必要的程序,哪怕已經許久沒有再有海盜的消息了,可多年的經驗,還是讓于印良習慣地做出這一些舉動。
船長發話了,手下的船員自然是照辦。
很快,便是與護航編隊取得了聯系,不過由于護航的軍艦才剛剛護送著一艘大型集裝箱運輸船離開,正在游弋返回,至少需要一個小時后,才能提供護航。
對于這個結果,于印良已經習慣了。
護航軍艦,其實他們是一直按著航線在巡弋而已,并不是專門為某一艘船只護航。只有遇到彼此時,又正好順路時,他們才會放慢速度,與運輸船一前一后向前航行。
如此,要跟上軍艦,只能說是碰運氣。
像現在,于印良的運氣其實還是不錯的,至少一個小時后,護衛艦便會追上它,與它并排,最后與之一前一后,最終是離開亞丁灣為止。
經過這里的商船實在是太多了,編隊的護衛艦不可能照顧得面面具道。
“減慢我們的速度,盡量在半小時后與它們相遇。”于印良下達了命令,慢個半小時不算什么,安全才是最主要的。
與護衛艦同行,強大的火力不會有海盜犯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