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川轉頭望向王首長,說道:“首長,時間的問題,不如就直接開始吧。”
王首長很痛快:“行,這種風格要得。”
這一次到場的技術類軍人不少,有一些甚至還是少將軍銜了,絕對是軍中的技術骨干類。如果是其他,他們很有發言權,可是面對虛擬技術,他們只能像是一個小學生一樣。
一行人,呼啦啦到了獨立的一處機房里。
這一處機房需要穿過一條走廊,它沒有第二條路可走,其實就是在巖石層里挖出來的一個空間。在這里面,十臺頂尖的服務器已經串連在一起,一字排列著。
馬錫鋒將筆記本交到了陸川的手上,陸川取出了一根線來,將筆記本和服務器連接上后,說道:“啟動服務器吧。”
一名上校軍銜的校官走到了開關處,輸入了十六位的密碼,才是通電。
服務器啟動,發出了輕微的聲響。
在服務器啟動完畢后,陸川才是在筆記本上操作起來,他不介意圍坐在自己周圍的人,這又不是什么機密,不過是用這里的服務器建立一個局域網一樣的虛擬網而已,然后在服務器上建立一個虛擬訓練空間。
沒錯,這一次陸川到來的真正目的,其實就是為軍方建立虛擬訓練空間。
虛擬技術在軍方中最大的亮點便是虛擬空間,無所不能的虛擬空間。一早他們便是盯上了,比如說在虛擬空間里進行軍事訓練。
虛擬技術看似全球已經研究了很長的一段時間,但這一些虛擬技術和陸川所掌握的虛擬技術完全是兩個概念。
完全是將你置身于真實的環境中,就好像是你自己經歷這一切,在這一種環境下的訓練,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
每個人都知道,像飛行員為什么會珍貴會稀少,完全是因為戰機的昂貴,很難讓飛行員大膽地去飛,而且每一次的起飛,都是一筆巨大的開支。種種原因,導致了一名飛行員,想要達到三百個小時的飛行時間,需要很多年。
不是夸張,而是事實。
如果戰機不限制地讓飛行員訓練,三百個小時的時間,恐怕一個月就飛出來了,一年就會飛數千個小時。再蠢的人,數千小時飛下來,也會成為王牌。
另外一個,就是戰斗。
現代的飛行員,很少能夠執行戰斗任務,幾乎都是在練飛行技巧而已,戰斗也只能是用假象的方式進行,打的鞭子根本無法與真實相比。
可是這一切,虛擬空間卻可以解決,不過是學習理論課,還是飛行訓練,都可以讓你身臨其境地飛行,想怎么飛就怎么飛。戰機摔了不緊,重頭再來,只需要一個意念就可以將一切復原。
更可怕的,還是它能夠如同游戲一樣,在虛擬空間里模擬出一場戰爭,在實戰中讓你成長起來。
每天都可以與不同的敵人,在不同的環境下戰斗。這一種虛擬技術的可怕之處,便是它一切都是如同真實,讓你切身體會,所經歷的一切,會是你的記憶,里面學到的一切,會保留在你的身上。
訓練出來的人,就如同經歷過一場場實戰的精銳。
軍方為什么會如此力保百川歸海公司,單是一個虛擬訓練空間的價值,就值得他們這么做,如果真的如同論證中的一樣,整具華夏軍隊的戰斗力,將會有幾個臺階的飛躍。
美軍為什么在全球不斷出兵,是他們閑得蛋痛嗎?
利益是一個,而真正驅動的其實是他們的大練兵計劃,用實戰來訓練他們的士兵,包括用戰場考驗他們的裝備。
一場場的戰爭下來,這二、三十年時間里,美軍付出的代價之大,完全是數萬億美元的軍費開支。
可是現在,華夏軍隊卻通過虛擬訓練空間,就省略了這一個過程,實現軍力的大躍進,時間和生命,這是多少錢都難以買得到的。
如果一切順利,虛擬空間每年將會為國家輸送超過一萬名優秀的精銳飛行員,無數其他的兵種精銳、王牌。
一但在戰爭時期,擴大的訓練人數,根本不用擔心缺少飛行員和各類兵種,它的意義之大,完全是戰略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