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以千計的尸龍服務于這里,數千只狂暴者被調到了這里來投入工作。
拋開這一些,像暴君和迅猛者,暴怒者,加起來更是超過兩萬之眾。這一些可不是普通的喪尸,它們力大如牛,數百公斤的東西輕易就抱起來。
超過三萬余只喪尸,像是一群建筑怪物一樣,它們參與到這建設中,可以同時建設超過兩個公里的一段。而一段,只需要兩天的時間,便建設完成。
粗活,全都是交給喪尸們來做,而細活和技術活,則是由幸存者們來完成。
協同合作之下,產生的效率之高,開始漸漸提速。只要再磨合一段時間,一天便可以完成兩個公里的建設。
陸川騎著神龍出現,喪尸們還是繼續著工作,幸存者們則是狂熱地呼喊著老板成萬歲的口號。
若大的工地,喪尸加上幸存者,將近十萬之眾投入到這里,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按這一種進度,兩個月便可以將這一條圍墻給修建起來。”
望著這高達百米的圍墻,它高聳在這里,壯觀無比。人在它的面前,實在是太渺小了,哪怕是高樓大廈在它的面前,也毫不起眼。
已經有五公里長,高達百米的圍墻,這是什么概念?這一種巨無霸,能不是單體高達百米的高樓大廈能夠與之相比的。
巡視了一圈,陸川出現在地下城計劃中的入口。
高三十米的入口,在前期注定是要擴建大一些,以方便進出和吞吐。這里寬在一百米,十條十米的路提供著大量的車輛進出。
在這一個入口,車流幾乎是不間斷的。
聚居地里的幸存者當中,只要會駕駛的,都被調到了這里。不會開重卡不要緊,有著駕駛基礎,只需要到虛擬空間里學習幾天,便可以上崗了。
超過三千名司機服務于這里,一輛輛出現的卡車,穿流不息。
進的時候是運送著物資進去,等到出來時,則是帶著一輛挖出來的泥土出去。
放眼望去,一條條的卡車車流,沒有間斷地在各條道路上穿行著。
地下城是沒有辦法在此時騎著尸龍進去的,所以陸川是乘坐著門口的巡邏車進去的。以陸川的身份,自然是由一名負責著這里的工程師進行陪同。
隨著深入,陸川所看到的是一個高達五十米的空間,一根根巨大無比的水泥柱子,便修建里面,撐起了這一個龐大無比的空間。
考慮到存在著倒塌的可能性,這里的修建,是由無數個大小不一的空間,然后串連起來,最終組成了一個龐大的地下城市。
每一個空間,就是一個街區,從1開始編號,直到150。每個街區按空間的大小,能夠容納的數量是2萬到1萬不等。
按照設計的要求,是能夠容納200萬人,不過最終的設計方案,會有著10%的浮動空間,也就是說是按照著220萬人而修建的。
做為應急避難的地方,這里自然沒有什么講究舒適,一切都是以能夠睡覺應急一周為基礎。
入口這里,做為通向無數個街區的第一站,它起到分流作用,自然是非常的巨大。而這里,已經修建完成,整體變得非常的空曠。
無數的燈光在這里照射著,讓這里如同白晝。
一但里面的空間挖好,進入到建設完畢后,才會到這里進行建設。會依托著四擊的墻壁,修建起林立的高樓大廈。這一些高樓大廈會像柱子一樣,起到撐起這里空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