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工廠。
這個最初設立的工廠,如今已經大變樣。
不斷改造之下,它變得更為龐大,頂高已經到了兩百米。幾乎是將這一帶的山嶺給挖空,成了機器人工廠的一部分。
陸川走進這里,所看到的,便是一個巨型機器人正在組裝。
巨大的組裝架上,這一個巨型機器人站立著,高達八十米,人在它的面前,渺小到如同螞蟻一般。而這一個組裝架,更是高達一百五十米。
無數的機械手臂在工作著,將一個零件組裝起來。
這是最后的一道工秩,這便是對它巨大的頭顱進行組裝。考慮到了這里是火星,外界氣候實在不怎么樣,它采用的設計,是封閉式的。
大量的電子元件裝進到了它的腦袋內,做為控制中心,這里的復雜程度,里面的技術,許多不是地球上現在能夠掌握的。
對火星城,陸川舍得砸黑科技。
大量生化工廠商城里兌換到的科技,第一時間都是運用到這里。競技之城的科技更不用說了,玩了命地砸到這里,火星城的科技水平,至少領先地球兩百年。
這是一個可怕的差距,對于連火星都沒有辦法登陸的地球來說,而陸川卻已經可以在火星上修建出一座大型城市了。
陸川負手站在遠處,望著這一只巨型機器人的組裝。
這是第一只組裝的巨型機器人,它將負責著城市的建設,是建筑機器人。很浪費,但它設計之初,便是為了建筑而生的。
有了這種技術,其實只需要改變過一些,轉化成為戰斗機器人根本不成問題,許多科技是共通的。
大約一個多小時后,一切的安裝完畢。
只見到這一只巨型機器人身上的燈在閃爍著,這是在執行自檢程序,這也是確認組裝有沒有問題的一道程序。
不要小看它是建筑機器人,它大腦里的處理中心,完全不輸于一個五臺超算的數據中心,可以說是強悍無比。
而在它的胸膛處,一個小型的反應堆,能夠源源不斷提供能量,一次加注的原料,足夠讓它不知疲憊工作數十年。恐怕一但投入到工作中,除非需要檢修,否則它都不會停下來。
僅僅是十數秒,自檢完畢。
一條條連接著巨型機器人的線自動斷開,固定著它的機械手臂也是松開,它的平穩系統介入,讓它穩狠地站立著。
陡然,巨型機器人的眼睛亮了起來,呈現出了一排排的數據,只是轉眼間便恢復了正常。
如同人類的眼睛,它直視著前方。
“嗡!”
一聲巨響,反應核點火工作,在數十秒后,便預熱完成。這一種“嗡嗡”聲消失掉,再也聽不到聲音。
巨型機器人轉動了一下腦袋,然后抬起腿來,一步一步向前邁出步伐,向著工廠門口走去。巨型機器人進入到隔離層后,這里的程序運行,將它進行了隔離后,才打開了工廠大門。
這一個過程,它每一步踏下去,都引來了地面的抖動。
想想不奇怪,這可是重達五百多噸的巨型機器人,它邁出去的一步,這五百多噸都集中在這一點上,可見地面的承受力需要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