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一萬億人口,會分配到這一百支大艦隊和一千支小艦隊當中,實現全人類的大逃亡。
“預計還有30年,伽馬射線就會抵達,我們的時間已經不多了。”陸川在提前計劃時,只說了一句。不需要解釋太多,只是點了一下時間,所有人都知道應該怎么做。
聯合國通過了陸川的提案,允許了這一個計劃的執行。
于是一個個建造廠,按不同的等級分配到了建造數量。新的生態飛船,無非就是在原有的基礎上做出改進而已,技術純熟之下,只要有足夠的資源,根本不成問題。
一艘生態飛船,它的尺寸一般在五萬公里級別,在內部直接構建出了一塊幾乎是無盡的土地。在這一塊土地中,城市、村落等等會錯落地分布著,不僅僅有山河,也有一處巨大無比的淡水湖。它的內部,完整地模擬了一顆星球的生態,風雨雷電這里一樣不缺,自然系統模擬了一切。
如果說能夠利用蟲洞是六級文明的標準,那么生態船其實就是一個文明科技的大成者。
生活在生態飛船中,其實和生活在星球中沒有什么兩樣,因為它原本就是一個人造星球一樣。若是你在生態飛船中出生的人,你甚至不會意識到你是在一艘飛船上。
五萬公里是什么概念?地球一圈,也不過是一萬多公里而已,這是一艘比地球還要龐大數倍的飛船,如果不是因為它是人造天體一類,它完全可以成為一顆人造星了。
建造是一個,另外對整個文明的人類進行分配,也是一個。
一般都是按區域進行劃分,以家庭做為劃分,本著報名自愿進行劃分。若是你們誰想和誰一支艦隊,可以申請,這不存在無法通過的可能。
一艘生態飛船,多一些人和少一些,幾乎不會影響。它設計之初,往往會有30%的浮動。
如此龐大的一艘生態飛船,它同時也是一艘超級母艦,在它的內部會有著數量龐大的各類戰艦,一但到戰時會釋放出來。
一艘生態飛船會配備兩艘戰列艦三艘巡洋艦和五艘護衛艦,組成一支大型艦隊。
小艦隊的話,則是一艘尺寸在一萬公里的生態飛船,它只配備十艘護衛艦,組成了一支小型艦隊。
在陸川的推動下,整個文明都在忙碌著逃亡計劃所需要到的一應物資。生態飛船一般能夠自給自足,哪怕是飄浮在太空中,上萬年不成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有什么零件需要更換,第一是庫存,第二就是生態飛船上擁有一個完整的工業鏈,但它是小型的。
缺少資源的話,可以停靠在一些星球上,再派出采礦飛船進行資源的開采。
理論上一萬年內,根本不需要擔心。
超過一萬年后,就要視生態飛船的狀態了。通過更新的話,它完全可以一直航行于宇宙中,在人類更替中,未來的人類,他們便是活在生態飛船上的種族。
當然,說一萬道一千,生態飛船是好,可是有一個前提,這就是能夠逃脫得了。
陸川能夠為他們做的,就是這個逃亡計劃。
當能夠制造蟲洞之后,陸川不會再有顧忌,會促使整個文明進行無限上限的蟲洞制造,打通一條條蟲洞,然后讓這一些艦隊執行逃亡計劃。
最后有多少是幸運的,有多少被追上摧毀,又有多少在通過蟲洞時被宇宙能量撕個粉碎,陸川已經不去管了。
努力一下,總比什么也不做好。
在完成自己的輪回使命之后,還可以兼顧一下這個文明的延續,哪怕只有千萬份之一,陸川都不會放棄掉。他在這一個文明呆了這么久,再冷漠冷血,也是有感情的。
沒有妨礙到自己完成使命的前提下,陸川愿意用盡自己的一切護得他們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