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紅衣教士念完離開,這里的眾人才是嘩地討論起來。
原來教皇發布了第二次征民告示,這一次征民三百萬,用于修建神臺。教皇獲得的啟示中,神將再一次降臨在這一片土地上,需要一個巨大無比的神臺。
低下的科技,想要修建這一個看似不可思議的神臺,簡直是突破了這個世界獅鼻人的想象,因為這一個神臺太龐大了,像是一個浩大無法完成的工程。
但教皇可不管這一些,它得到了神的啟示,就要按神的指示來完成。
征民,不會在中心城里進行,而是分派各個封地。
這個公告的出現,對這座中心城來說,并沒有什么影響。他們居住在這里,便會被劃分成為人上人,享有許多福利,它們就是整個星球上最為高貴的一群人。
征民是其他封地的事情,和他們沒有關系。
其實這是第二次征調民夫了,第一批三百萬,在高強調的工作之下,不知道多少人被累死。可縱然這樣,整個修建神臺的工程,都沒有停止過。
當死傷比例失調后,征調第二批民夫,就成了必然。
修建神臺,就算再苦再累,也是這一些賤民們無上的榮幸,就算是死,也是為神貢獻了自己的生命,誰被征調到,應該感覺到慶幸才是。
“神臺?”
當陸川獲得這一個消息時,對這個神臺,也是充滿了好奇。
征調數百萬民夫,用來修建的神臺,單是從數量上,便可以知道這一個神臺絕對不簡單,完全是一個超出這個時代能力的建筑物。
像華夏古代的長城,就不知道征調了多少民夫,死了多少人,才完成了如今所看到的規模。
陸川來了興趣,他通過一些獅鼻人的交流,確認了神臺所在的位置,沒有用意念移動,而是沿著通往城外的一條大道一路走下去。
神臺距離中心城有一百多公里,教庭卻是花費巨大的人物力,鋪設了一條筆直寬達兩百米的大道,上面全部采用了大青石平整地鋪墊。
這一個工程,放到七世紀,絕對是一個讓人瞠目結舌的工程,花費不知道多少人物力方能修建出來。
以教庭的實力,修建起來其實遠沒有想象中的困難,因為它們舍得將巨大的族人填進去。
陸川走在這大道上,這里有著嚴格的規定,比如說中心位置是不允許平民使用的,只能是貴族才能使用。只有兩旁,才是平民們可以使用的。
曉得如此,依然是寬敞無比。
教庭的五艘上古留下來的運輸飛船,就在這一條大道的兩邊停靠著,它確實是慶然大物,無數的平民從大道上走過,皆會震懾于這五艘巨大的運輸飛船,皆是露出了神圣的表情,會跪拜。
以陸川的眼光,對這五艘運輸飛船卻是嗤之以鼻,陸川的見識,還看不上這一種低端的運輸飛船。
這一些運輸飛船采用的動力,幾千年的時間不會衰退,哪怕是最低等的運輸飛船,它的耐用還是很強的,至少幾千年來,獅鼻人使用了不下百次,卻沒有損壞。
怎么使用這些運輸飛船,只有教庭的教皇才會知道,這是教庭的傳承。
陸川走到這里的時候,這里正有數量不少的平民正在跪拜著飛船,臉上帶著狂熱的信仰神色,這就是神物,是神給予這個世界的恩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