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個星系的物種,足夠它們寄生了,所以才會一直龜縮在這里。
通過寄生族總督的記憶,陸川是知道寄生族的世界是什么樣的,但陸川卻沒有親眼目睹過。寄生族總督的記憶像是一場電影,很難有切身體會的感覺,沒有那一種身臨其境之感。
所以知道是一回事,進去體會又是一回事。
來都來了,陸川不可能就這么走了。
建模完成的三維星河圖上,陸川放大,確認了寄生族所在的星域范圍。有著寄生族總督的記憶,這一切都難不到陸川。
在三十二萬光年中尋找五分之一的位置,實在不算什么挑戰。
在十萬光年內,陸川不需要參照物,也不需要足跡,便可以隨意地移動。
所以陸川直接就選擇了寄生族的母星,一顆漆黑暗淡無光的星球,一種在宇宙中也是奇特存在的星球。它之龐大,絲毫不亞于太陽的尺寸,暗淡無光的原因,就在于它附近并沒有太陽恒星的存在。
意念鎖定,下一刻陸川消失掉。
等到出現時,陸川已經處于一顆如同夜幕降臨的星球上。
不能說沒有一絲光澤,卻真的能見度非常的低。
在這里,便是寄生族的母星,一顆類似于死星的存在。在這里,寄生族并非唯一的物種,還有著數以百記不同的物種存在。
宇宙的相互論,實在是太神奇了,一個物種往往會有著其他的物種做為助攻。
人類通過蝙蝠,有了雷達。
通過飛鳥,有了飛機。
大自然當中無處不在的物種,給予了人類太多的啟示,讓人類能夠不斷前行。至今還有許多物種的神奇,需要人類去解鎖,比如說如果螢火蟲的熒光能夠被破解,人類的能量革命將是得到幾個質的飛越。
寄生族也一樣,它們能夠走出星球,一切都是因為在這一顆星球上有,有著幾個物種,能夠讓它們在寄生后,擁有這一種飛離星球,進入到太空中流浪的基因。
并非是一直可以流浪在太空中,但可以讓它們在太空中存活數十上百年。
有了這一個條件,寄生族人中的一些冒險分子,便是沖破了星球的束縛,在太空中流浪,依靠著運氣抵達其他的星球。如果運氣不好,結果就是死于太空當中。
前仆后繼之下,才有了如今寄生族統治之下的六萬光年星域。
數十億年中,寄生族不知道寄生了多少種族,讓它們的基因進化越來越強大,也越來越全面。這是一個不斷寄生不斷進化的種族,哪怕是慢,可它依然在前進著。
也許下一個數十億年,它們將進化到超出三維的強大物種來。
寄生族的母星太大了,并不是隨處可見到寄生族人。
這里的昏暗是人類不適應的,能見度真的不高,也就是幾米。然后你看向四周,你是被黑暗包圍著,身處于這顆異星中,換了普通人,害怕都會將他吞噬掉。
“我是規則破壞者,又何需忌諱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