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又有臉色焦黃,身材瘦高如竿的文士站了起來,挑釁般說道。
“我當這無父無君之人,是何之輩,原來是薛綜薛敬文!”
諸葛亮當年通過拜訪兄長之時,曾遠遠地觀過其一面,見對方無理,當下便不依不饒地繼續訓斥道:
“人生于天地之間,當以忠孝為立身之本,今楚風身為番外之王,當年封爵之際,便是為漢臣食漢祿,其不思報效,反懷篡逆之心。
實乃漢賊是也!今漢賊欲要禍亂大漢之地,你不主動出言討之,反欲要旁觀撿笑,其心可誅,其行可討,這與其同謀亦有何之區別。”
“你......”
薛綜不服,欲要張口之時,諸葛亮眼中冷芒閃動,一伸手指,厲聲問道:
“你無視大漢安危,又將你家主公安上污名,欲置其于死地,到底是何居心?此輩不足與語,請勿復言!”
諸葛亮說完之后,轉身背朝于他,很是鄙視。
這些江東謀士本想羞辱對方一番,結果是接二連三敗北,無一人能夠扳回一局。
(本章未完,請翻頁)
更被諸葛亮說得理屈詞窮,就差點拐著彎連孫權祖輩都罵上了。
諸葛亮環視一圈,從眾人身前緩緩走過,開口說道:
“我輩乃是讀書之人,目光之深遠,當是浩瀚無垠。豈可見近利,而望大義,見小利而舍大得,不該皆是目光短淺之輩。
焉能舍東吳幾代之基業,謀取當下一席之地,誅除楚賊,共興大漢之威,才是你我所議之言。”
大帳之內,鴉雀無聲,一片死寂,人人閉目假寐,仿佛酒不醉人,人自醉。
這時帳外的孫權,聽聞眾人種種之言語后,心中難免百感交集,他怎么不明白諸葛亮、周瑜等之心意。
他曾因其妹尚香之婚事,在江東結識過楚風,亦知其為人有勇有謀。
就是其兄長孫策都敗其手中,又怎么不知其人之兇險,遠勝曹操之輩。
以孫策之威,都不能奈何楚風,讓其竊金而從容離去,遇大將徐晃,還能逢兇化吉。
一邊是兄妹之情,一邊是父兄的基業之危,孫權本不想與楚國過早交戰,令舍妹孫尚香為難。
可是為今之計,只能忘卻兄妹之情,保父兄之基業,與曹操攜手屠滅楚國后,方為上上之策。
“妹妹,為兄只能對不起你了!”
想到這里的孫權,掀開帳簾直接走了進去,見到諸葛亮后,笑著說道:
“孔明真乃好辯才,我已決定議和及結盟之事,還望先生授我破楚之計。”
他說完之后,又掃了一眼張昭等人,口氣堅決地說道:“爾等勿須再言,如果還尊吾一聲主公的話,各位應該鼎力相助。”
張昭等人知道,此刻孫權心意已絕,再說無意,還容易引起主公的心中不快,便紛紛站起,拱手應諾。
這時諸葛亮舌戰群儒,不光排除了江東俊杰的阻撓,更是讓孫權起了一心抗楚之意,算是此行收獲甚豐。
孫權提出三天后,將派使臣前往曹營,共同簽訂結盟之書,秘商征伐楚國之舉。
(書友若覺得還入法眼,請別忘記收藏本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