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敖靈兒正閉關服丹修煉呢,另一邊姜陽已經在尋思著給她找鑄丹爐的材料了。只是這到哪兒去尋找這鑄造丹爐的材料,姜陽卻是一點頭緒都沒有!甚至連鑄造丹爐的材料除了辛金之外都不知道還有哪些!這要怎么找?總不能一樣一樣的找回來試吧,那得試到猴年馬月?得,還是去問愚茶吧!
還好,雖然愚茶不懂煉丹,但畢竟是活了幾百年的老古董,比起姜陽這毛頭小子知道的東西要多得多。得知姜陽要尋找鑄造丹爐的材料,便告知他這世上雖然能鑄造丹爐的材料很多,但就他所知,最好的材料不外乎辛金、隕母、首陽山銅、紫金等寥寥幾種而已。而其中前兩種只能是碰運氣,可遇不可求。只有首陽山銅和紫金稍微易得一點而已,最起碼有跡可尋!
首陽山銅,顧名思義,就是首陽山上所產之銅。古有“黃帝采首陽山之銅,鑄鼎于荊山之下”的記載。可見,這首陽山銅于鑄鼎鑄爐方面必是上佳的材料之選。只是這首陽山銅經過這許多年的開采,數量已經十分稀少,能不能再找到足夠的數量鑄造丹爐,也是一個未知之數。
另一個就是紫金,這個紫金可不是指世俗當中那些做為首飾的帶紫色光澤的黃金。這個可以用做丹爐鑄造的紫金,乃是以黃金提煉而成。一千斤黃金最多也就能提煉出一兩紫金,一座丹爐就按千斤紫金計算,至少需要百萬斤黃金,也就是五百噸黃金!先不說去哪兒弄這五百噸黃金,就是弄來了,又要怎么提煉?所以這個方法也只是理論上行得通而已!
所以就目下來看,反倒不如去尋找首陽山銅可能還來得容易點!只是這首陽山也不是說法去就能去的,因為姜陽不知道這首陽山到底在哪里。實在是關于首陽山的位置說法實在是太多了。最出名的說法便是在今甘肅和河南兩個地方的。但姜陽覺得,這只不過是各地為爭奪旅游景區而已,都作不得真!
“小友想想,‘黃帝采首陽山銅,鑄鼎于荊山之下’這句話!鼎代表的乃是國之重器,黃帝鑄鼎乃是統一天下之后的事。”愚茶提醒道。
“道友的意思是說,這個真正的首陽山乃是位于古中原境內?”姜了疑惑道。
“正是,黃帝征東夷,平九黎,統一天下。這個天下正是中原,那首陽山也只可能位于中原境內,這樣一排除,小友以為以為首陽山在哪里?”愚茶反問道。
“瞧我這腦子,短路了這是!”姜陽一拍腦袋,恍然大悟道!
“呵呵呵,小友只是當局者迷罷了。你再想想你我所在這真武道場和昆侖了?真正的昆侖和武當哪一座在世俗當中了?”愚茶笑呵呵的說道。
“明白了,原來這真正的首陽山也是隱藏于陣法之中!”姜陽感嘆不已。這都叫什么事,也不知道為什么要將這些真正的名山大川,仙山福地隱藏起來,玩兒呢
(本章未完,請翻頁)
?
弄清楚了地方后,姜陽當即就離開了武當真武道場,一個人風風火火的向著首陽山急馳而去,這讓一直希望出去‘長長見識’的多多只能瞪著眼干著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