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茶又開口說道:“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而三足雙耳鼎正暗合了‘道’的體現,所以才有了大多數鼎都選擇了三足雙耳的造型的由來!”
聽愚茶如此一說,姜陽不由得一愣,仔細一想還真是這樣,三足雙耳鼎的造型不正是這樣么,圓形的鼎口是一,雙耳是二,三足是三,而鼎中所‘孕育’自然便是萬物了!
“那四足鼎呢?”姜陽又問道。
“小友可知,‘萬物負陰而抱陽’,奇數為陽,偶數為陰;三足鼎為陽鼎,乃是祭天所用之禮器;四足鼎為陰鼎,用之祀地!”愚茶緩緩說道。
聽愚茶這么一說,姜陽才想起,鼎在華夏可是被視為國之重器的,一直都是國家和權力的象征,什么‘問鼎’‘定鼎天下’無一不是指的國家和權力,只不過是自己只把眼光局限在了道家而已!
不過說起道家,好像道教真正形成也就是東漢時期的太平道和五斗米道,距今也就兩千年不到吧。那之前的那些道家大能又是怎么回事,不可能都是后人遷強附會的吧?
對于自己想不明白的事情,姜陽自然是選擇最簡單的辦法解決,那就是‘問’!眼前就有著專業人才,不問白不問!
對于姜陽的這個問題,愚茶并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說道:“小友你先說說你所知道的教是怎么回事!”
對于道教的起源,姜陽倒是并不陌生!道教源自黃老之學,也就是黃帝和老子的學說!但當時黃老之學還只是一門學問而已,直到東漢末時,張道陵以《道德經》為道教之祖書,兼以《沖虛經》《南華經》等經典,創立五斗米教,才算是真正形成道教這一真正的教派,后的什么丹鼎、符箓、經法等都是從此發展演化而來的。
聽完姜陽的述說,愚茶不搖頭笑道:“小友說的那只是道教,并非道家!”
“不都一樣么,道教不就是道家么?”姜陽疑惑的說道。
“當然不一樣,小友你所說的不過是世俗道教的由來而已。而我道家可是傳承久遠…!”
道家認為,‘道’乃世界之本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道生無極,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而道家就是通過修煉,去一步步探索尋找‘道’這個本源,所以叫道家!
而姜陽所說的道教,不過是后人總結了一些道家的思想,將其宗教化后,才形成的一個宗教團體而已。就好比一提起儒家,人們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孔子,認為孔子就是儒家的創始人。但其實不然,儒家思想乃是源自周公所創周禮,那周禮又源自什么呢?所以說孔子只不過是將之前的儒家思想收集整理了而已,才形成
(本章未完,請翻頁)
了后面的儒家,儒教。
同樣的道理,道教也是如此,可以說道家包含了道教,但道教卻不能完全代表道家,這就好比主干與分支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