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請翻頁)
們只信奉我們的祖先,依靠我們的雙手,因為我們的雙手會給我們帶來財富,同時也要靠著我們的雙手保護我們幸福的日子,如果有一天,誰要把這日子從我們手中奪去,我們只有一句話,那就是奮力抵抗。”
“敬祖先。”
說完鐵牛就把三柱香插在一桌子上的香爐中。搬起桌上的酒喝了一口,其余的灑在了地上。
鐵牛帶頭收割了第一根甘蔗,然后大家就風風火火的開始收割了。古時候的人們總是很勤奮。很快的,源源不斷的甘蔗就進了制糖工廠,然后就變成了一把一把雪白雪白的糖。
鐵牛之前的收割的紫蔗只做出了幾千金的雪糖,基本都讓珍寶閣送了出去,用來做敲門磚,很多的商會已經提前下了訂單,更有甚者為了及早的獲得雪糖,下訂單的時候直接付的全款,珍寶閣的生意沒有人不相信。
當然鐵牛也是賺的盆滿缽滿,盡管他手中的股份沒有那么多,隔不住賣的太多了。這二十幾萬畝的紫蔗可不是一個小數目,這第一批的雪糖價格還是比較高的,大部分都是殷實之家買的。
等紫蔗的種植規模再擴大一些,這雪糖的價格就會降下來,到時候普通的百姓也能夠買來嘗一嘗,最關鍵的是這東西是消耗品,是一個長期的買賣,可以吃一輩子。
這小小的藍田縣開始出現在大家的視野當中,這個曾經的狀元李銘又出現在大家的腦海中,這短短的半年過去,大家已經將這個狀元給忘了。大家都曾以為這個狀元會埋沒在這小小的官職上。
與他同期的進士,最少也是個七品的官,爬的快的已經從六品了,而他卻只是個九品的小縣令。
現在這個曾經的狀元終于又綻放出了光彩,就因為這小小的雪糖,而這制作雪糖的關鍵技術是李銘的。
縣衙也推出了新的告示,只要是藍田縣的百姓,都可以按照一人十畝的的承包量來承包種植紫蔗的土地,每年的紫蔗會以雪糖市場價的兩成收購。承包合同每五年一續,只要你生產的紫蔗質量好,就可以一直承包下去。
百姓們聽到這消息的時候,紛紛朝著縣衙的方向跪了下去,虔誠的磕了幾個頭。這藍田縣的百姓只要簽了這份合同,最少就有了兩份生機,一是自家的稻米,再就是這紫蔗地。
平時閑的時候,制糖工廠,搬運工什么的也在招工,可以去賺點額外的零花錢。
小小的藍田縣也因為這雪白的糖變得熱鬧起來了,一隊一隊的商隊來到了這個地方,把一批批的白糖運了出去,而換來的是百姓手里的銀錢。這藍田縣再也不是偏遠的地段了。
為了吸引客商前來,鐵牛把這里的稅收也改了一些,從以前的十稅一、十稅二,改成了梯度收稅制度,按照貨物的多少進行梯度收稅,這樣的稅收制度對于一些小型商隊十分有利。
越來越多的商隊來到這做生意,因為他們發現這里不僅有著雪糖生產基地,這里的百姓也是十分的富
(本章未完,請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