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雪卿輕笑一聲,直接拆穿道,“司馬大人別開玩笑了,想必你也知道了吧,咱們好友乃同一人,肖思御。”
她直接報出肖思御的大名。
“姑娘聰慧。”
司馬嚴合上折扇,扭頭望向湖邊的夜色,繼續開口,“我已收到賢弟的親筆信,知道姑娘想在臨縣開設鋪子一事,不知姑娘可找好了鋪面,需要幫忙的地方,盡管跟在下說。”
憑他與肖思御的交情,就算那人不是姜雪卿,他能幫的,自然也會搭把手。
恰巧他幫的是姜雪卿,因而對這事,司馬嚴上心了不少。
“還在觀望中,不急。”
姜雪卿抿了一口茶,二人閑聊了許久,她扭頭望著湖邊夜色,靜默片刻,終究還是開口了,“我前日來臨縣,在城門外看見了許多疑是難民的人,圍在城門外,似乎想進城,卻被攔在外邊,司馬大人,可否告知是怎么一回事?”
提及此事,司馬嚴收斂笑容,眉宇間染上淡淡的愁色,“不瞞姑娘,正是在下讓士兵攔截的,為了臨縣的百姓。”
不得已,他也不會這般處理。
“可有什么難言?”姜雪卿見司馬嚴肯跟她交談,便問了出來。
“衙門倉庫的糧食不足以支撐三日,在下已經向周邊的縣城發出救援信號,信件都石沉大海,京城,遠水救不了救火。”
等待京城的回信,一來二去,最快也得大半個月,與等死并無差別。
司馬嚴也動員了臨縣當地商人,三日的存糧,都是這些臨縣百姓省下來的。
在貧匱偏遠縣城,沒資金,沒糧食,縱然司馬嚴心中有抱負,也施展不開拳腳。
“我可以捐贈三石大米,最遲三日,從林山鎮運送過來,但長久下去,坐吃山空,也不是個法子。”
姜雪卿愿意捐贈大米,送去給有需要的人。
“姑娘此舉乃解了在下的燃眉之急,我替城外的那批流民,謝謝姑娘的恩德。”
司馬嚴謝過之后,繼續與姜雪卿詳談,“長久下去,確實不行,是在下愚鈍了,沒有找到好的法子解決,不知姑娘這邊,可有什么見解?”
司馬嚴并不是迂腐之人,女子也能成就一番事業,說不準姜雪卿能給他和那批流民嗎,帶來一絲生機,也說不準。
他是在認真的請教姜雪卿。
姜雪卿也不藏著,說著了自己的想法,“臨縣土地肥沃,盤龍山一帶當初被山匪占據多年,如今山匪盡數被剿,整個山頭的土地肥沃,適合種植草藥,大人何不把山頭以低價格租給流民。
等流民有了自足自給能力,何愁收不回每年租地的銀子。”
草藥相對種植周期短,盈利快,只要種出草藥,買了換銀子,流民有了經濟來源,自然不用官府救濟。
一語驚醒夢中人,司馬嚴眸光亮了,他怎么就沒想到盤龍山一帶,“聽姑娘一席話,另在下茅塞頓開,佩服。”
“可種植最多周期也得月起步,若是種植不出草藥,不就白忙乎了?”
司馬嚴想到后續問題的嚴重性,又提出了疑問。
姜雪卿放下茶盞,回答司馬嚴心中的疑惑,“不瞞大人,我之前考察過盤龍山地形和土壤問題,確實適合種植藥材,我也可以給他們提供,專業種植藥材的人士,教他們如何種植藥材的方法。”
“我看過城外的流民,大約有三十人左右,種植藥材最快的也需要,八到二十個月方能見收成。期間,我愿意給這些人,沒人貼補三兩銀子,再送每人五十斤糧食應急。
大人把盤龍山承包給這些流民,同時也可以讓這些流民進城,男人可是去干重活貼補家用,女人有能力的,可接刺繡,洗衣等活兒,只要肯干,何愁在等待藥材收成之際,把自個兒餓死了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