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山聽了,一臉奇怪的神色,遂開口問道:“陛下,這是要?”
“朕覺得,我大乾雖不缺馬,但是還是良馬難得,朕希望能從蒙古引進一批良馬,再與我大乾的馬相結合,來培育適合我大乾的馬,為將來出塞做準備,你覺得怎么樣?”鄭文遂開口回答道。
趙山思索了一下,才說道:“陛下,培育馬匹可是一個繁雜長期的過程。至于向蒙古人索要千匹寶馬,這個倒是好辦,只是數量大了些!”
鄭文聽了,很是好奇,遂開口問道:“哦,這怎么可能?蒙古人可是嚴格限制優良馬種流入我大乾的,趙卿有什么好辦法嗎?”
“陛下,我大乾又不缺馬,蒙古人也知道,否則的話也不可能一下子就賠償這么多馬匹,而蒙古人的戰馬來源主要是蒙古馬,這是一種比較好養、不挑食、容易適應各種環境的馬匹,至于所謂的寶馬大都流行于蒙古的上層人士,很少作為戰馬使用。”
“因此,只要向蒙古人提出大乾皇帝與蒙古大汗互換禮物,蒙古人會同意的。”
鄭文聽了,也是一陣無語,看來是自己想差了,自己不是很懂蒙古人的具體情況,差點鬧了個大笑話。
況且在封建社會,兩個國家的首腦互換禮物是很正常的。
于是鄭文只好又開口道:“那好吧!趙卿,你再去跟蒙古特使再談談,雙方最后確認一下,談妥之后,朕再召集了內閣大臣們議議,不出意外的話,差不多就會按這個簽了。”
“喏。”趙山又向鄭文行了一禮,轉身離去。
鄭文站在這空況的御花園里,抬頭望著帶有秋意的天空。
一時間是豪情萬丈,只想高呼一聲“這江山萬里,誰主沉浮?”
……
半個時辰后,鴻臚寺大廳內,趙山與蒙古人特使博赤相對而座。
趙山就率先開口道:“本官身受皇命,來與特使相談。經過我朝數次磋商,提出以下條件,特使聽聽,還有什么要改動的。”
博赤聽了,點了點頭,示意趙山繼續說。
于是趙山開口道:“一、蒙古大汗與大乾皇帝陛下互換禮物,遙祝對方身體安康,但我大乾皇帝陛下比較喜歡寶馬,故此希望蒙古大汗贈與大乾皇帝陛下,寶馬一千匹。如何?”
博赤聽了,思索了一下,覺得太多了,遂開口道:“太多了,最多五百匹,但也希望大乾皇帝陛下贈與蒙古大汗,食鹽五千石,如何?”
趙山思索了一下,遂說道:“可以。”
又說道:“二、蒙古向大乾賠禮道歉,賠償大乾戰馬五萬匹,牛羊各五十萬。大乾與蒙古的互市加大十五倍。如何?”
博赤聽了,遂開口道:“可以!”
趙山又開口道:“三、蒙乾雙方十年內不得以任何借口向對方發起戰爭。如何?”
“可以。”博赤聽了,回答道。
接下來,雙方又各自在雙方人員的協同下,對許多細節問題做了修改、商討,經過數個時辰的唇槍舍劍、互相爭吵,才擬定了《乾蒙和平協定》。
……
半個時辰后,鄭文在武德殿召集了召集了各位內閣大臣,出示了這份協議,讓他們相互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