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來生,還做這大乾的武人!”
說完,就抽出自己的隨身佩劍,在眾護衛措不及防之下,架在脖子上一拉,頓時鮮血就從空中落下,灑了一地,一下子李殷龐大的身體就重重砸在城墻之上。只是臉上仍露出一臉笑容,一臉解脫的笑容!
而李殷的眾護衛,屬于他的私兵,見狀,立刻就圍著著李殷尸體跪下來,跪了三跪,紛紛起身,抽出自己的隨時佩劍,紛紛自刎而死!
這是北地自有的一種文化禮儀制度,受春秋戰國時期“主辱臣死”文化的影響,在北地甚為流行。而這些護衛是李殷的私兵,一損即損,平時受了李殷莫大的恩惠,難于為報,故此李殷死的時候,他們也就默默的追隨而去!
而在城下,騎在馬上的林蒼,見到李殷的這一幕,頓時是兩眼泛紅,眼角流出一滴心痛的淚水,心里卻默默的說了一句:“小殷呀!我原諒你了,一路走好!”
突然的,林蒼騎在馬上,抽出寶劍直指蒼天,用盡全身力氣開口大聲喊道:“赳赳大乾,共赴國難!血不流干,死不休戰!”
頓時,城墻上的士兵,城下的士兵也紛紛抽出自己的武器,直指蒼天,也大聲應和道:“赳赳大乾,共赴國難!血不流干,死不休戰……”
這金陵城內外,頓時響起了這首古老的軍歌,這歌聲不動聽,但士兵的應和,氣勢恢宏,整齊有力,透出一股沙場豪邁之情,透出一股決死之意!
這聲音,震天動地,這是一種對李殷曾經勇武的認可,哪怕他只是曾經勇武,但軍人就是如此,功是功,過是功,這是對死去的李殷最后的詮釋,也是對李殷最后的送別!
而城頭下的李同,看著罪大惡極的李殷在眾目睽睽之下自刎而死,聽著李殷最后的誓言,望著跟隨李殷而自殺的衛士,應和著這首古老的軍歌,心中對大乾軍隊、大乾北地武人又有了一種新的認識!
這是一種精神,一種大無畏的精神,將勇武刻在骨子里,重承諾,輕生死,寧折不彎,慷慨激昂,這就是對北地武士最好的寫照!
哪怕此刻李同的心里對于李殷還是滿滿的厭惡,但對李殷心里還是升起了一股敬佩之情。敬佩他曾經鐵血沙場的勇武,敬佩他對友情的執著,敬佩他在生命的最后喊出的那句誓言,也敬佩他對生死的毫無畏懼!
李同覺得今天的這一幕,數萬人齊唱軍歌,舉行的特殊的葬禮,就是對他最好的鞭策。這是一個軍人最后的榮耀,哪怕這是一個罪大惡極的軍人,但是軍隊依舊留下他的勇武,依舊見證了他的傳奇!
人之一生,不管是默默無聞,還是轟轟烈烈,但雁過留聲,人過留名,總要留下自己的故事,留下自己的傳說!
此刻,李同的心里默默的對自己說道。
而此時的林蒼,坐在馬上,面容似乎一下子蒼老了一些,雙眼通紅,望著城墻上李殷倒下的地方,右手握劍,指了指城門,用盡全身力氣大喝一聲:“進城!”
說完,就用劍背重重拍了一下馬屁股,頓時馬兒吃痛,嘶叫了一聲,就托著林蒼飛一般的進了金陵城,而其他的騎兵也快速的跟上,整支大軍也邁著整齊的步伐走進了這座古老金陵城。
而進入金陵城的林蒼,在眾甲士的簇擁之下,很快就到了李殷尸體所在的城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