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來的太乙金仙都被鎮元子贈予一塊親自煉制的具有空間挪移神通的玉牌,只要在萬壽山范圍,使用玉牌都可在五千年內到達五莊觀。
往后旦凡突破至太乙金仙的草木一族,均要到五莊觀登記造冊,領取玉牌,算是默認成為鎮元子一方勢力的人。
......
當鐘聲想起不久,整個萬壽山周邊上方不斷閃現一陣陣空間波紋,細數不下于百萬之數。
這才僅僅是小小的萬壽山勢力范圍,可想而知目前已經隱隱有稱霸洪荒的巫妖兩族實力有多恐怖。難怪神話里三清、接引準提等人在成圣后都不敢直面兩族鋒芒,只能躲在背后偷偷摸摸地連番算計、挑撥兩族矛盾。
鎮元子沒有管外邊狀況,擊完玉鐘后,反身回到大殿內布局謀劃和準備接下來計劃所需資源。三十六計中的第n計,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在洪荒這種超凡世界同樣適用。
......
五千年后.....
五莊觀外的白玉廣場上,已經密密麻麻地端坐滿百萬以上的太乙金仙。各自沒有交頭竊耳交流,都在安靜地閉目打坐修行。除了廣場上方先天靈氣涌動,周圍竟是落針有聲,靜謐的氛圍讓人誤以為進入遠古森林之中。
鎮元子的身影由虛到實出現在廣場前上方。看著眾仙自律甚嚴,時時刻刻不忘打磨心志,感悟法則,錘煉道法的行為,滿意地點點頭。
接著大羅圓滿的氣息一閃而逝,眾人紛紛從修煉中清醒過來。看到前上方的鎮元子,紛紛拜倒在地。
“見過老師,老師安康。”
在場的太乙金仙無不聽過鎮元子在五莊觀外講道,因此稱鎮元子一聲老師也不為過。
鎮元子對于自己勢力范圍的草木一族,秉承能幫就幫的原則,數次在五莊觀外的廣場為他們開臺講道。
不過由于之前并沒有組建勢力去爭奪洪荒氣運的想法,僅僅希望守著萬壽山的一畝三分地,做個逍遙快樂的小神仙。
所以對這下轄勢力的草木一族采取放養方式進行管理,并未將其放在心里。
講道也擔心連累自己氣運損耗、憑白結下因果,僅僅講述求道的大體方向和功德對修行的重要性,望他們多積累功德,別到處惹是生非連累自己。至于其他并未過多講解。
現在既然要走證道混元之路,之前的想法做法肯定不行。
閉關鎖國,跟不上洪荒時代潮流,遲早被后輩拍死在沙灘上的。
所以與時俱進、改革開放那是必須的。
鎮元子目光掃視一番在場的百萬太乙金仙,慢慢抬頭眼神深邃地注視著遠方天際。一種叫野心的東西開始在鎮元子心里慢慢發芽,一股較之前更浩瀚神秘的氣息縈繞在其身上。
面對鎮元子突然的擊玉鐘召集眾人,在座的草木一族心中隱隱有些猜測。
能在萬壽山數萬萬億生靈中脫穎而出,修煉到太乙金仙的眾人并非魚木疙瘩只會修煉的木頭,不乏心細靈巧之輩,縱然是天性單純的草木一族也一樣。
現在更情不禁自地受到鎮元子心態變化的感染,眾人神色愈發肅然,眼神堅定地看著鎮元子,如等待將軍發號施令的士兵一樣。
鎮元子回過神來,語氣深沉卻不乏威嚴:“貧道將講道兩千年,而后在此設立煉心大陣,千年內,過者留下,其余皆散”。
言畢,也不管眾人有何想法,直接開講。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