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半個時辰之后,蕭家軍的五百兄弟終于列隊齊整,準備出發。
并且根據蕭文明的命令,他們全都換上了統一的白色軍裝,算是給毅親王老人家披麻戴孝。
說起來可嘆,因為臨海屯的叔父一輩在野驢嶺一戰之中全軍覆沒,因此屯子里的子弟兵穿著白色的軍裝,替他們守了三年的孝。
好不容易,才在沒幾天之前換上了紅色的鮮艷軍服,卻只在倭國走了一趟,便又換回了白色。
看來得如今的這個大齊王朝,可真是在多事之秋之中啊
召集起了全部人馬,蕭文明終于走到了等候已久的康親王的面前,拱手道“王爺,臨海屯五百子弟兵已經列隊齊整,何時出發,請王爺下令”
“蕭家軍”的名字固然已成了固定用于,但是因為個人色彩太濃了,跟康親王提起的時候,還是要低調一些。
其實,不低調的是康親王才對。
不管是出于自保還是為了滿足野心,這幾年康親王一直以補充王府護衛的名義,不斷招募人手,并且還經常上朝廷里的老將學習用兵之道,這時多少也算是個知兵之人了。
并且他親王府的護衛,在其訓練和整頓之下已是頗具戰斗力了。
然而蕭家軍從集合到列隊,一直到備齊所有的裝備、輜重、補給等候出發的命令,一整套動作執行得如此干凈利落,還是大大出乎了康親王的意料。
并且原本是步兵的蕭家軍,居然人人都配上了一匹上好的戰馬,機動能力和沖擊能力更上一層樓,有如虎添翼之效,更是讓康親王羨慕不已。
要知道,因為戰馬這種戰略物資的短缺,大齊王朝對于戰馬的管制極其嚴格,就連貴為親王的康親王,也都只能弄到幾匹代步的馬匹,根本不可能為手下的王府護衛沒人配備一匹。
就算他有這樣的財力和物力,也不敢這樣做一支上百人的騎兵,太扎眼了。
而康親王沒有做到的事情,卻被蕭文明這小子做到了他的實力果然深不可測,手下這支人馬雖然只有區區五百人,但是戰斗力或許比得上成千上萬人馬。
也不知是因為害怕還是因為羨慕,康親王咽了口唾沫,這才下達了命令“好,全軍隨本王行動”
康親王的命令對蕭家軍可不管用。
直到聽了蕭文明發出了同樣的命令之后,這五百蕭家軍的兄弟才翻身上馬,重新排好了行軍的隊列,護著十幾輛大車組成的輜重隊伍,猶如一條機敏的蟒蛇,開始向前蠕動著他那條有力的身軀。
然而走不了幾步,康親王卻突然回過頭來,問道“蕭文明,前進屯有個百戶叫顧德安的,是被你抓起來了吧”
本章完
7017k,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