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隊伍,雖然是蕭文明,第一次見到,畫風和配方蕭文明卻是極其的熟悉,不就是一堆屯田兵的集合嗎那一副衣衫襤褸懶懶散散的樣子,蕭文明真是記憶猶新
自己初到臨海屯,還沒有大刀闊斧地整頓的時候,他面前這些蕭家軍的子弟兵,不就是這幅樣子嗎
只見他們雖然殺進了鎮子,但仍舊是懵懵懂懂、不知所措。
雖然并沒有從黑旗軍發生什么激烈的交鋒,但是能夠趕跑黑旗軍的主力重新奪回官渡鎮,也算是一個不小的功績了,只可惜他們連如何取得勝利的,都沒有搞清楚
其實這時黑旗軍要是能夠橫下一條心,在探明情況之后,由楊妙真點起兵將、發動反擊的話,就官軍這堆屯田兵是絕對扛不過黑旗軍的三板斧的。
然而當巧不巧,官軍殺過來的時候,正是黑旗軍的內訌正是最激烈的時候,這就應和了紅樓夢的那句話“可知這樣大族人家,若從外頭殺來,一時是殺不死的,這是古人曾說的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必須先從家里自殺自滅起來,才能一敗涂地”
看來任何堅固的堡壘,都是從內部攻破的。
不管怎樣,這回官軍總算是出息了,難得一回收復失地,只要妙筆生花,一封奏章上報朝廷、直達天聽,那么一番褒獎肯定是少不了的,加官進爵也是指日可待。
不但是領軍的州縣官員,乃至屯田所的軍官們自然少不了好處,就連那些普通當兵的,層層盤剝下來也大多能得個一二兩銀子的賞錢,可以回家好好吃頓肉了。
雖然這個軍功應當絕大多數都記在蕭文明的名下,但是就這么一點芝麻綠豆的小功勞,蕭文明還真看不上那就讓了吧,讓給那個幸運兒。
那么是這位幸運兒是誰呢
蕭文明逮過來一個官軍的小軍官,問他“誰是你們的領兵之人”
可沒想到這家伙也是一頭霧水,指說是聽了上頭的命令往這里沖,至于上頭是誰,他居然不知道。
可不能說這幫人幸運嘛
就憑他們的組織程度,要不是黑旗軍自己內訌,要沒有蕭文明替他們吸引火力,就是打上一百回,官軍恐怕得輸九十九回
唯一贏的那一次,也可能是天上掉下來一塊隕石,正好砸在黑旗軍的腦袋上
不過領頭之人,蕭文明倒也沒有等待太久。
只見面前走過來一輛牛車,牛車里坐著幾個當官的,而坐在最前頭的,正好剛同蕭文明說過幾句話,乃是蕭文明剛剛指點過的縣令呂博海
呂博海也遠遠瞧見了蕭文明的“蕭”字大旗,他正是朝著大旗的方向趕過來的。
他一見蕭文明和他所部的蕭家軍,呂博海高興得臉上頓時開了花,帶領手下一眾同僚,趕緊跳下了牛車,分先后主次,趕來向蕭文明行禮。
這也是有夠奇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