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來蕭文明才知道是這群戎羌騎兵一路上同不少中原軍隊都交過手,其中既包括朝廷的屯田兵,也包括李全的黑旗軍,自以為對中原軍隊的戰斗力和作戰風格已經有了相當的了解了。
可蕭文明的蕭家軍畫風卻同這些中原軍隊大不相同哪有毫不怯戰,還主動迎擊過來的不僅如此,他們還從來沒見過哪一支中原軍隊,四五百人的規模,卻還人人都騎著一眼看去便是戎羌來的駿馬,人人都披掛著精銳的戰甲,腰懸寶刀、手持長矛,宛若天兵天將。
因此,他們還以為蕭家軍并非是中原的軍隊,而是另一伙戎羌的騎兵。
按理說,戎羌人雖然不至于茹毛飲血,但過的還是游牧這種十分原始的生活,而蕭文明的超家軍近乎是用近代軍隊的標準來打造的除了使用的還是冷兵器以外。
畫風同戎羌也同樣是格格不入,應該是不會認錯的。
可后來才知道,戎羌不過是現而今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一個總稱,其實其中有大大小小數百個部落,每個部落的生活習慣、語言文字、作戰風格都大不相同。
如果強行劃分的話,甚至都不同屬于同一個民族
而各個戎羌首腦之間,對于互相的認識也不是很充分同屬戎羌旗下,卻如同陌路人或者干脆是仇敵的也不在少數,因此沒有認出蕭文明的身份,也就不大奇怪了。
可蕭文明現在就覺得奇怪。
他常常聽說戎羌雖然是滿足,但是作戰起來卻極其狡猾,明明大舉攻擊的機會就在眼前,以戎羌尚武的精神是不應該錯過的,可他們卻就這樣走了,讓蕭文明百思不得其解。
但是也不能任由他們走脫吧
否則了蕭文明下定了決心過來碰一碰戎羌的意義何在
于是蕭文明趕緊命令,蕭家軍撥轉馬頭追著戎羌騎兵的屁股便追趕而去,但是他又唯恐戎羌在使什么陰謀詭計,不肯追得太緊,只是隔著一二里的距離,追著他們馬蹄奔馳揚起的煙塵,遠遠地跟了過去。
戎羌這次南下,據說有著替達利可汗報仇的名義,可最終目的還不過是一個“搶”字,只不過搶得更加有道理罷了。
因此他們繞過蕭文明的隊伍,繼續向中原腹地挺進,所謂的還不過只是為了搶劫中原百姓。
正巧此刻,正有一群準備進入潼關,卻因為潼關關門已經關閉,只能無奈回鄉的百姓擋在戎羌的前面,成了戎羌騎兵最好的目標。
這群百姓也是夠可憐的他們給大齊朝廷的稅收并沒有少納少繳,可一路上卻沒有得到朝廷的庇護,不但黑旗軍要搶他們,就連遠道而來的戎羌也要將他們搶光,絲毫不留任何仁慈和情面,似乎只要不把中原百姓全都殺光了,就已經是天大的開恩了。
這群百姓早知道戎羌要來,如今真的看到戎羌的身影,頓時嚇得魂飛魄散。
原本面對黑旗軍的搶劫,他們或許還能求幾句情,可現在看著戎羌揮舞著馬刀沖殺過來,百姓們趕緊拋棄所有的金銀錢糧,一溜煙就跑了出去能跑多遠就有多遠。
嗜好殺戮是戎羌人的天性。
在戎羌同大齊反復爭奪的邊境地區,大齊的村子被南下的戎羌屠戮殆盡并不是一些可怕的傳說,而是時時刻刻都在發生的現狀。,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