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這次就不同,蕭文明對付的是虎視眈眈的戎羌騎兵,并且還是野戰取勝,雖然這當中有種種的機緣巧合,但贏了畢竟是贏了贏了可總比輸了好
于是蕭文明下達命令,將被砍殺在地的戎羌人全都削去了頭顱,隨軍帶走,剩下的尸體堆成一堆付之一炬,又捆上了兩個捉住的俘虜,便率領大軍往潼關趕去。
潼關招納難民的大門剛剛關閉,蕭文明就要叩門而入,守關的王將軍內心里是拒絕的,但是他聽說蕭文明這一次是得勝歸來,不僅擊潰了一支戎羌犯境的隊伍,并且還殺了四五十個人、捉了兩個俘虜
這樣的戰果,在王將軍眼里那可是一場大勝了,于是他趕忙跑下官樓,親自趕來迎接蕭文明,一開口便是賀喜的話“爵爺這次大勝而回,正是大漲我軍的士氣,可喜可賀啊若是一道奏章奏報到圣上那里去,必然又是加官進爵,末將先在這里恭喜了”
蕭文明卻笑道“我才殺了多少人,捉了幾個人怎么就是一場大勝了王將軍也太大驚小怪了要是送到皇上那里去,搞不好還會說我沒事找事呢”
“不會的、不會的。當今皇上英明,自然懂得分辨功過是非,更何況聽說爵爺身邊還有溫伯明先生這位大才子,他是當今相國衛大人的門生,由他妙筆生花寫一道奏章出來,自然是萬無一失,錦上添花”
聽了這話,蕭文明眉頭一緊怎么溫伯明會寫奏章的事兒,連這位大字不識幾個的王將軍都知道了
要知道上一次蕭文明拜托溫伯明寫奏章,還是為了避重就輕掩飾自己同黑旗軍的關系,難不成這件事情王將軍也聽到了風聲
要真是如此,恐怕蕭文明暗自勾連黑旗軍的消息已經在朝廷里傳得滿城風雨了
因此蕭文明不再想在這件事上糾結下去,便隨口說道“溫先生近來身體不好,我也不想麻煩他。王將軍要是真的想替我報功,你手下不也有幾個得力的幕僚嗎自然可以讓他們替我寫一道奏章。這樣你在潼關之上搜羅情報、后援,這樣的功勞也就不用我費心替你吹噓不,替你匯總了。”
蕭文明在官場之中一直有這樣的名氣。
說是蕭文明說話雖然難聽,但是為官還是很厚道的,從來就不會把功勞一個人獨吞,而是懂得分享,有福大家享。
當初聽到這個傳聞的王將軍,那時候還不相信。
作為武將,功勞就是升官發財的本錢,自己一個人獨占還不嫌多,怎么有心情分給別人呢
然而現在蕭文明口口聲聲說要讓王將軍組織起草這份報捷的奏章,分明就是給自己,自由發揮的空間,讓自己也可以在初次戰勝戎羌這一具有標志性的勝利中,分得一杯羹,可見蕭文明的厚道,可不僅僅是傳聞中的而已
王將軍不知應當如何感謝蕭文明,卻聽蕭文明說道“倒是要麻煩王將軍給我安排幾間營房,最好不要有旁人打擾,我要給我手下的兄弟休息,順便審問一下這兩個戎羌人。”
得了實實在在好處的王將軍,當然不可能有半點推脫。
見關內看得過眼的營房不夠,他甚至把自己親兵所用的營房都讓了出來,專門供給蕭文明和他的蕭家軍居住。
蕭文明方才說溫伯明身體不好那顯然是在胡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