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蕭文明幾乎毫不猶豫地命令自家的五百子弟兵,向著東南方向退去正是同百姓相反的方向。
也幸虧蕭文明命令下達得十分果斷,蕭家軍執行得也十分到位,就在人馬剛剛開拔之時,一陣劍雨便已劃開了空氣、劃破了長空,帶著死亡的聲音傾瀉下來。
要是這么一陣鋼鐵暴雨,落在了蕭家軍子弟兵的身上,或許就沒有剛才劉辰的那般好運氣了非得有好多弟兄被射成重傷或者丟了性命。
蕭文明一邊向東南方退卻,一邊向后觀察。
大約是戎羌騎兵也被蕭文明如此迅速的撤退所激怒了,近千騎兵催動著胯下的坐騎,猛地向蕭文明的隊伍緊追過來。
至此,蕭文明至少第一個戰略目的是達到了將戎羌的注意力,從百姓們身上引開,只要不出大的意外,這些百姓大約是可以安然抵達潼關之下,至于蕭文明自己的安慰,那全靠他臨場如何應對了
中國歷史上所有的少數民族政權,特別是北方游牧民族,同中原王朝一樣,也受到歷史周期率的影響無論是匈奴、突厥、女真、蒙古,通常而言都會經歷一個兩百到三百年的流程,期間由弱變強、由盛轉衰、循環往復。
但同中原王朝不同的是,這些游牧民族,在衰落之后很有可能就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了,留下不了多少存在的痕跡,而且軍力之強盛、版圖之廣大,更是毫無概念,反倒是要依靠著同他們為敵的中原王朝的記載,才能一窺歷史的真相。
但是不得不承認的是,戎羌現在大體上處于本民族的歷史制高點上,不管是會在這個至高點上繼續維持很長一段時期,還是會迅速衰弱,往后的發展,非人力可以預料。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現在融洽的實力,特別是軍事力量,對于大齊朝而言是一個異常巨大的挑戰。
就算是作為大齊軍隊中戰斗力翹楚的蕭家軍,遇到這只并不是最為精銳的戎羌騎兵,對付起來依舊十分吃力。
為了對付戎羌精銳騎兵,蕭文明替蕭家軍配備了最精良的兵器,而精良的兵器也就意味著十足的分量人背著就已經十分吃力了,而每匹戰馬要比對手多負重十斤的樣子,運動的速度自然會比敵人大打折扣。
而戎羌騎兵既沒有重甲,也沒有種類繁多的重型兵器,發揮了人輕馬快的優勢,在蕭家軍的后面緊追不舍,越追越近。
蕭文明提拔的三個頭目之中,就數張俊辦事最為謹慎牢靠,因此給全軍斷后的任務,基本上是委托給他的,而今時今刻這番緊張的局面,讓他都不由得不淡定了。
只見張俊快馬趕上幾步,冒著在顛簸的馬背上可能被咬掉舌頭的危險,沖著蕭文明大喊“少爺,不好了,戎羌真是越追越近了,這樣下去不是辦法”
要是劉辰和胡宇這兩個頭目對蕭文明說了這句話,蕭文明非得罵他們兩句不可,但張俊平時話雖不多,卻是個極有韌性的人,他都著急成這樣了,可見形勢確實十分緊張。